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

发表于:2022-04-22 编辑:根泽

文/ 邱莉丽    赵雨岑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进一步弘扬李震坚先生的艺术精神与教育理念,由浙江省文化与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承办的“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将于4月26日开幕。展览依托于李震坚家属捐赠与中国美术学院校藏作品,展现李震坚对于中国人物画创新之路的启示意义。


3-22042212544LC.jpg


展期:

2022年4月26日—5月26日

展厅:

浙江美术馆8号厅、9号厅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文化与旅游厅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开幕式

时间: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9:30

线下:

浙江美术馆

线上:

中国美术学院视频号-腾讯会议

直播链接:


3-220422125635139.jpg


研讨会

主题:

李震坚与中国人物画的百年历程

时间:

2022年4月26日  14:30

线下:

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

线上:

中国美术学院视频号-腾讯会议

直播链接:


3-220422125H32V.jpg



3-22042213355b59.jpg

李震坚(1922-1992)

新中国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的奠基人

扎根生活、贴近群众的人民艺术家

浙派人物画的开拓者与杰出代表


李震坚(1922-1992),浙江缙云人,天资聪颖、勤恳诚朴,自幼能书擅画。1947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科,先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乐三等学习传统中国画,后又师从莫朴学习素描、油画。1950年毕业后作为研究生留校,兼任绘画系教学工作,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李震坚专攻写意人物画,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先后创作出《妈妈的新课题》《井冈山的斗争》《在风浪里成长》等反映时代风貌与民族性格的佳作,出版有《李震坚画集》《李震坚国画人体》等,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新之路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3-220422125TG41.jpg

李震坚:《井冈山的斗争》

1960年 96cm x 171cm 

 浙江美术馆藏


3-2204221259195R.jpg

李震坚:《在风浪里成长》

1972年 176.5cm x 128.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现实题材写意人物画的探索创新是李震坚教学研创的重心。李震坚的艺术成就在于,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造型传统与中国画千年积淀的笔墨语言相融合;在现实主义的关照下,把时代性的现实人物置入民族特色的绘画形式;开创“浙派人物画”的新范式,在新时代中让顾恺之以来“以形写神”的中国人物画传统获得新生。

本次展览将展出李震坚先生100余幅作品。展览分为三个板块:

“浙派人物开山祖”  展示李震坚先生早年从家乡缙云到国立艺专学习时期的传统中国画作品。其中首次面世的1948年册页18张《石法》谱图展现了他扎实的笔墨功底,1955年《问路》代表了浙派人物画语言探索的初步成果。

“传神妙笔绘巨作”  集中呈现李震坚先生的水墨人物画代表作。《妈妈的新课题》(1960)《井冈山的斗争》(1960)《在风浪里成长》(1972)等大型创作将时代风神与民族性格结合,代表了浙派人物画高峰时期的成就;《维吾尔族老人》《拉卜楞青年》(1962)等展现了人物造型与笔墨融合的精度;1980年代的水墨人体画系列展示了李震坚先生晚年艺术探索、攻坚克难的成就。

“生活蒙养筑根基”  展示李震坚先生的速写作品。海量的速写不光见证了李震坚先生踏遍大江南北的足迹,更有力地所说着热爱生活、扎根生活、贴近群众才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本次展览中,除了来自民间收藏的李震坚早期作品,中国美术学院校藏的李震坚《井冈山的斗争》《在风浪里成长》《凤凰山下十姑娘》《细流汇江海》《驯马图》等十余件创作也将首次公开亮相,尤其值得关注。李震坚对于大型创作有着极高的自我要求,他经常会绘制多个版本,以择其优者。本次展出的中国美术学院校藏作品正是李震坚代表作的“孪生兄妹”。它们清晰、多维地创作展现李震坚不断锤炼、反复斟酌的创作过程,是他精益求精、永不放弃的精神体现。

李震坚先生是少有的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中国画画家,这得益于他幼年严格的国学教育。本次展览展出数件李震坚早年的花鸟画作品,并结合其西画素描习作,来探讨浙派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根脉。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画家与美术教育家,本次展览工作组对20余位中国美术学院老校友进行了深度采访,在抢救性保存口述历史材料的同时,从更多维度上展现李震坚先生其人其事其艺。本系列采访将以视频的形式在展览中呈现。

本次展览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将派出教师与硕博代表前往李震坚先生的家乡丽水市缙云县进行美育活动。此行将向新建镇河阳村捐赠数十幅李震坚中国画复制品,为河阳小学举行专场讲座,与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师生进行写生交流活动。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将于2022年下半年前往丽水市美术馆进行巡展。


 3-220422130143315.jpg

李震坚:《妈妈的新课题》

 1960年 146cm x 79cm  

浙江美术馆藏


3-2204221302161J.jpg

李震坚:《新疆老人》

水墨与素描 1962年 

浙江美术馆藏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李震坚速写作品——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9)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0)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1)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2)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3)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4)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5)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6)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7)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8)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19)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0)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1)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2)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3)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4)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5)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6)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7)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8)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29)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0)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1)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2)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3)

3-220422130U4257.jpg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5)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6)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7)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8)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39)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0)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1)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2)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3)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4)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5)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6)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7)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8)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49)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50)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51)3-220422130935L1.jpg

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图53)

3-22042213095N59.jpg

3-2204221310105N.jpg

3-22042213102EJ.jpg

3-22042213111B50.jpg

3-220422131221J7.jpg





原创者的足迹

——浙派人物画开山李震坚


文/毛建波


李震坚,1922年5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河阳村,祖父李寿焕是清末秀才,父亲李梅生种田为业,闲时打短工添补家用。受父亲的影响,李梅生知文识字,多才多艺,戏台上击鼓吹奏、授徒传艺,墙壁上描龙画凤、有声桑梓,在缙云山乡算得上是难得的艺术人才。而幼时的李震坚也表现出一定的美术天赋,四五岁时就喜以毛笔画鸡描狗,像模像样,逢年过节还为乡邻书写对联,上小学后更酷爱书画。作为山里的懵懂稚童,李震坚幸运得到舒望周、楼辛壶等人的启蒙引导,初识书画国学。而进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后,得到潘天寿、黄宾虹、莫朴等的教诲,无疑是李震坚成为绘画名家的重要机遇。1947年秋季,经过几年的发奋努力,李震坚以同等学力考入国立艺专国画系,实现了夙愿。1950年7月,李震坚毕业留校为研究生,兼任绘画系教学辅导工作。此后,李震坚一直任教于这所有“中国画大本营”美誉的著名学府,并成就了自己绘画事业的高峰。


鼎革时期开山祖


进入国立艺专的前两年,李震坚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黄宾虹诸师。这一时期的学习,使李震坚于传统绘画与理论的领悟更上层楼。1949年9月,来自鲁艺的倪贻德、江丰成为杭州国立艺专的领导人,国立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李震坚享受到甲种人民助学金,结束了以依赖宗族“书田”收益自助的贫寒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李震坚与其他同学一样,受到新的艺术理念的洗礼。

新的艺术教育的主要课题,是到工农兵中去,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新的生活。于是,毕业班的李震坚开始学习素描和油画,开始“调和中西艺术”之旅,学习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正当他的油画创作渐入佳境时,社会环境又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新形势下,传统中国画的地位有所回升,人物画改革又成为时代的任务。社会形势需要李震坚回归到中国画创作道路上来。筑基于中国画的李震坚首先建立了中国画的理念,在学习西画后再折返中国画时,自然以中国画的眼光去寻求自身所需要的养分,以中国画为体,以西洋画为用。

20世纪初,面对旧式美术学校只设山水、花鸟专业,而人物画独付阙如的局面,国立艺专开始筹备成立彩墨画系,并遴选优秀毕业生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等培养为新中国人物画师资,大胆探索将西方素描写生与中国传统笔墨相融合,以寻求人物画发展的新路。

1954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暨华东分院联合组成的敦煌艺术考察队,由史岩、邓白、金浪率领,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等一行11人,在敦煌莫高窟待了3个多月,在几百个洞窟中考察、临摹,悉心领会传统绘画的精华。敦煌的3个多月,他认真参观,记下许多切身感受,又选择优秀洞窟壁画细心临摹,收益良多。1959年,他又曾带学生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摹历代人物画杰作,饱览了《清明上河图》等历代真迹,临摹了李唐《采薇图》等作品。

浙派人物画的成功,是多种力量碰撞、激荡、交融的结果,包括文人画、民间绘画在内的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是其中最为明晰的两条脉络,在潘天寿、吴茀之等老先生的匡扶下,浙派人物画创造出既吸收外来营养,又继承民族传统,糅合山水花鸟技法、保留文人画笔墨情趣的新风格。李震坚因其扎实的中国画功底和对西画的吸收,成为浙派写意人物画的三位开创人之一。


生活蒙养写激情


李震坚的绘画作品大致可分成三类:下乡与课堂写生画、创作、水墨人体,其中下乡写生作品最为精彩。李震坚非常重视生活的感受,除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又远赴安徽、江西、福建、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每到一地,他都认真写生,留下了几十本大大小小的速写本,以炭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各种工具记录了自己在各地的见闻。

李震坚的肖像画得非常成功,这源于他对对象的热爱与激情,他常常告诫学生“作画要爱字当头,要爱艺术、爱生活、爱自己的作品,爱字当头,情动于中,情动则辞发,才能搞出好作品来”。他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对艺术、对生活、对周围的人、对自己描写的对象充满热爱与激情,因此总能够很敏锐地感受到对象身上潜藏着的美的东西,并竭力将其表现出来。当他在乡下、在工厂看到一个好形象时,会激动万分,千方百计请他们做模特。

他下笔很有激情,往往不需多加思索,随感觉画下去,不仅酷似对象,而且人物的音容笑貌、精神气质跃然纸上,又富有笔墨情趣。他画的很多钢铁女工,神气、秀美、淳朴、勤劳,跟身份非常符合。1962年去新疆吐鲁番体验生活画的《维吾尔老人》是李震坚肖像画的精品,画面中的新疆老头,随意而生动。

写生得来的感受,许多演化为创作。1960年,李震坚从井冈山革命老区回来,创作了《红军时代暴动队队长邹文楷大爷》、《井冈山的斗争》等作品。其中《井冈山的斗争》从起稿到完成画了好几遍,画中的很多人物都由写生而来。这是一幅大场面、多人物的作品,表现冰天雪地隐藏在山洞里的游击队员,得到情报准备出击。李震坚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过革命战争生活,可是能够准确地把握游击队员的形象。《井冈山的斗争》发表后,好评如潮,曾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出版,参加全国美展,又参加欧美、亚、非、拉国际展览。同年,李震坚带国画系人物画科四年级学生到舟山白泉劳动,创作了《妈妈的新课题》:为了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经过革新,公社食堂发明了铁木切菜机,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往切菜机菜斗里放进一棵棵白菜,老妈妈在一边欣喜地看着切菜机源源不断地吐出切碎的菜蔬。李震坚抓住老妈妈学用切菜机切菜的一幕来反映食堂的新气象。


大笔如椽绘巨作


与浙派其他先行者一样,李震坚较早地形成了自身的绘画风格。而细细寻绎,不难看出其不断成熟、推进的过程。他的很多风格,技法的形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

李震坚有着很好的书法、花鸟、山水基础。他于1957年创作的《伊敏河之春》 、《山野的春天》等山水画,深含诗意,富有魅力。他创作的花鸟画《玉洁冰清》,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政府。他曾以书法家的身份参加文化代表团出访日本,以书画与日本艺术界交流。全面的修养,使得他不仅非常自如地为人物配景,而且不露痕迹地将书法、花鸟、山水技法融入人物画中。李震坚很少用小笔作画,通常用大笔挥洒,笔法雄健泼辣,豪迈奔放。他不太强调一笔下去后的顿挫,但不乏一波三折的变化,融书入画,书画一体。在浙派人物画的前期创始人中,李震坚是最擅长画大画和写生的一位。不同于周昌谷的浓艳、浪漫,也不同于方增先的潇洒、利落,李震坚的画风凝重浑朴,雄厚华滋。

在水墨人体绘画创作领域,李震坚称得上是一位初创者,现在好多习以为常的技法,在那时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往往要走很多弯路才能摸索出可行的方法。中国画画人体很难,许多作品要么画得很简单,要么过于强化,画得恰如其分者寥寥。传统人物画的“十八描”等技法主要用来表现衣服褶皱的变化,而表现人体的技法显得不足。李震坚的人体画得很厚,以线条勾勒轮廓,讲究人物本身色彩的浑厚,细微之处画得非常生动。他把线条、色彩、少量的结构、少量的明暗感觉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他张扬人物的生命气息,强调人体的健壮,强调人体的自然美,真正是用生命在画人体。

李震坚还时刻注意水墨人体绘画的中国特色,避免陷入用毛笔画素描的泥沼。李震坚正是以不断探索的试验精神,摸索出一条既吸收西画造型元素,又切合中国审美习惯与笔墨情趣的中国水墨人体绘画的道路。

李震坚自1950年留校任教,一直到1986年底退休,始终致力于人物画教育,培养了一代代的学子。作为一代名家,李震坚性格敦厚、沉稳,讷于言而敏于行,专精于艺术,除读书与书画实践外不知其余,平时几乎不料理家务,甚至“连水烧开了没有也不关心”。与学生在一起,偶尔谈生活、说笑话外,皆与艺术有关。由于缺乏宣传与学术研究,作为浙派人物画的重要艺术家,作为培养过浙派人物画第二代、第三代继承人的美术教育家,李震坚似乎渐渐被人们淡忘,而他对中国人物画做出的贡献,是绝不应该被淡忘的。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2014年11月,刊发时有删节。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