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

发表于:2024-08-30 编辑:茂公

文/黄天树 


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图1)

王宇信先生(1940-2023)

王宇信先生是著名的甲骨学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版了《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1981年)、《甲骨学通论》(1989年)等著作,蜚声海内外,在甲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斗转星移,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二十多年来,地不爱宝,殷墟花园庄、济南大辛庄、岐山周公庙等地又有几次重大的甲骨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王宇信先生始终关注甲骨学的新进展,在旧作《甲骨学通论》的基础上,吸收新材料新成果,修订增补,撰写了新作《中国甲骨学》。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一部大型甲骨学通论性著作,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8月出版了。该书综合叙述中外甲骨学者和作者自己关于甲骨研究的最新成果,跟二十多年前写的《甲骨学通论》有了很大的不同。

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图2)

甲骨学通论

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图3)

《中国甲骨学》

该书在上、中、下三篇中,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上篇是殷代甲骨学,作者对殷代甲骨的方方面面都有详尽的论述,内容如下:殷代甲骨文的发现、殷代甲骨的研究历史、殷代甲骨的整治与占卜、殷代甲骨的卜法文例、殷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甲骨材料的校重、辨伪、缀合和传拓、甲骨重要著录书与研究著作、著名甲骨学者等。中篇是西周甲骨学,作者对西周甲骨作了全面介绍和详尽的论述,内容如下:西周甲骨文的发现、西周甲骨的研究历史、西周甲骨的时代和族属、西周甲骨文的发现、西周甲骨的分期断代、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周原甲骨刻辞行款分析等。下篇是广义的甲骨学专题研究,内容如下:甲骨书法、商代的养马业及马事的配置、商代的玉制和早期国家形态研究等。书末所附“甲骨学大事记(1899年至今)”着意列入了近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和“图版与例图”也很有用。如此等等。

此书在介绍甲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时,作者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增加可读性。该书是甲骨初学者最好的入门读物和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

该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深知灼见。我没有能力把书中的精华全部陈列在读者面前。下面,我仅随意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来谈一谈,以见一斑。

(一)、关于甲骨文发现的年代与发现者

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图3)

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王懿荣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一带。自盘庚迁殷开始,到商纣王亡国的273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商王朝的首都。殷王朝灭亡之后,殷都成了废墟。但一直有人在此居住。证据表明,早在隋代,当地人在挖掘墓坑时就已经把龟甲兽骨翻出来了,由于不知道其价值,又回填到墓坑中。“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甲骨只好在地下默默地等待着(李济:《安阳》,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到了十九世纪末,当清代学者在金石学、文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达到颠峰的时候,发现甲骨的条件成熟了。1899年,住在北京的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凭着金石学家对古文物的敏锐感觉和深厚学养,从古董商带到北京兜售的所谓“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经过认真的鉴定,他认为“龙骨”上所刻的文字是一种失传已久的“三代古文”,弥足珍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与其说是偶然的,还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从此甲骨文始为世人所知。这一重要的发现已经载入世界考古史册。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甲骨文发现的年代应该提前到1898年,发现者应该是王襄。王宇信先生为此,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广泛搜集各种有关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排比分析,细心论证,靠翔实的材料,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甲骨文确实是1899年王懿荣第一个发现的。

(二)、殷墟YH127坑甲骨的再研究

黄天树 | 读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图4)

YH127坑

1936年6月12日,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十三次科学发掘殷墟即将结束的时候,在一个编号为YH127号的灰坑内,共出土甲骨17096块,其中完整的龟甲就有300多版,这是殷墟历次发掘以来最大的收获。王宇信先生说:“YH127坑甲骨,是一座商代历史文化的宝库。YH127坑甲骨的丰富内涵,已在甲骨学商史研究的宏观研究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多年来,对YH127甲骨坑从整体上进行个案的多角度、全方位考察还很不够,从微观上对YH127坑的认识还不甚了了,这里面还有很多课题需要学术界去认识、去发现、去提出、去解决。

因此甲骨学界应把李学勤教授在1979年12月呼吁的对YH127坑‘用排谱的方法进行整理’,并‘花费几年时间,把这一工作做好’的提示和呼吁尽早予以落实!”(《中国甲骨学》第81页)据我所知,近年来,研究殷墟YH127坑甲骨的学位论文有以下三部:刘学顺博士的《YH127坑宾组卜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指导教师:李学勤)、魏慈德博士的《殷墟YH一二七坑甲骨卜辞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指导教师:蔡哲茂)、宋雅萍硕士的《殷墟YH127坑背甲刻辞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指导教师:蔡哲茂、林宏明)。但是,专题研究工作是相当薄弱的。如所周知,1991年花园东地甲骨600多版公布以后,研究者趋之若鹜,现已出版专著四部,研究论文百篇以上。而《花东》甲骨,不仅出土数量与YH127坑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就是其蕴含历史学、甲骨学信息也是《花东》与之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家知道,YH127坑甲骨是科学发掘甲骨文时期的重大收获,跟旧的私自盗掘的甲骨不同,“它们每一片都有它的出土小史,它们的环境和一切情形都是很清楚的,”有完备明确的出土记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现在,有关甲骨材料和坑位记录已经全部公布,其数量之大,现象之复杂,内容之宏富,不是短期内可以全部消化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研究,才能搞清楚它丰富的内涵。因此,王宇信先生呼吁加强殷墟YH127坑甲骨的再研究是很有学术眼光的意见。

(三)、关于西周甲骨学

西周甲骨主要出于周原,此外,散见于各地。1954年山西洪洞县坊堆村第一次发现有字的西周甲骨,改变了有字甲骨都属于商代的旧观念。接着,在下列西周重要遗址先后发现西周甲骨文:1956年在陕西长安沣镐遗址出土甲骨。1975年在北京昌平白浮出土甲骨。1977~1979年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甲骨。1991年在河北邢台南小汪出土甲骨。1995~199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甲骨。2002~2003年在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甲骨。2003~2004年在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有字卡甲90余片。上述出土甲骨的地点以周原遗址所出数量多且内容丰富,如1977年岐山凤雏一地就出土有字甲骨近300片。

西周甲骨跟号称15万片的殷墟甲骨比起来,数量虽然少很多,但是其出土地点多且范围更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现更多的西周甲骨。王宇信先生对学术界研究西周甲骨的论作加以综合总结,并提出新的见解,又随时追踪增补有关西周甲骨最新的出土材料和研究成果。例如:2008年度在周公庙遗址出土有字甲骨、2008年在河南洛阳出土有字甲骨等,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都在书中加以反映。王宇信先生对西周甲骨学作了深入研究,有很多新见解,诸如“庙祭甲骨”的提出等等,读者去细心阅读就能体会到,是用不着我在这里多说的。相信对甲骨学有兴趣的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欢迎这部《中国甲骨学》的出版。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