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晨:独行艺坛,光明透彻

发表于:2022-10-13 编辑:茂公

文/舒又


图片

《故宫秋色》,34×45cm,20世纪30年代



在百岁之际,他题字“光明透彻”,简短四字,却足以概括他心系艺术、推广水彩的毕生追求。对于艺术、对于生活,他始终保有一颗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水彩史上方能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的——李剑晨。



世纪耕耘,保持谦逊



图片
《宁静的小巷》,52×37cm,1980年


1986年10月28日,首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浙江展览馆组织举办,此次展览对于中国水彩画在遭受十年文化浩劫后重获新生有着重要意义。

而这次重要展览的举办,离不开当时一众水彩名家的齐心协力,更离不开被称为“中国水彩画之父”的李剑晨的极力呼吁。


图片
《南京药物园》,54x55cm,1983年

图片
《牧场》,40×54cm,1978年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剑晨便组建了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集结众多中国水彩界的知名画家,通过办展、出书、国内外艺术交流,共同致力于中国水彩的复兴与推广。在美协会议、文代会议上,他也曾屡次提出重视水彩、振兴水彩的倡议,并与其他水彩画家联名发起举办全国性水彩画展览的提案。在他的呼吁与努力下,不仅推动了这次展览顺利举办,也为中国水彩画的前进与发展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图片
《前程》,39×53cm,1981年

图片
《晚霞》,39×54cm,1984年


展览过后,随着中国水彩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已值耄耋之年的李剑晨也并未停止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1988年,他再次推出水彩画著作——《水彩画创作技法》,此书是他继50年代出版的专著《水彩画技法》之后的又一力作,他在书中将多年对水彩画的研究以及创作经验一一书写,只为指引更多热爱水彩的同行者,能够真正领会水彩艺术的魅力。


图片
《龙门石窟》,53x38cm,1980年

图片
《壮丽的天坛》,54×38cm,1973年


此书在海内外热销再版、流传甚广,但李剑晨并未因名利所动,依旧保持谦逊、勤于创作。百岁之际,他将毕生佳作中的120余幅作品全部捐献给了他长期生活与工作的第二故乡南京,并开设水彩画基金,以鼓励更多新一代的艺术家将中国水彩发扬光大。


图片
《艺术欣赏》,32×25cm,1958年

图片
《西湖之夏》,1957年


在艺术道路上辛勤耕耘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李剑晨,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与精神内涵的追求,他立足时代、融会中外,以清新灵动又不失浑厚大气的作品展现着他对世情以及自然的无限关怀和热爱,更打动着每一位观者。


图片
展览现场


近年来,为了表达对李剑晨的敬意与追思,江苏省美术馆多次举办“李剑晨捐赠水彩画精品展”,旨在展示他对中国水彩画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当人们走入展馆,在一幅幅佳作前驻足观看,会发现绘画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艺术的种子,从他青年时便已种下,此后漫长的一生,他都在奋力逐梦。


一生奉献,一生热爱


 

图片
《沿江一瞥》,54×39cm,1979年


在中国水彩界第一代代表人物中,李剑晨作为南方水彩画家的代表与关广志被并称为“南李北关”、“画坛双雄”,响彻画坛的称谓背后,是他对于绘画和艺术的不懈追求。



图片
《建桥运输站》,29x50cm,1959年

图片
《浮云掠影》,33x42cm,1961年


青年求学时,李剑晨在捷克斯洛伐克水彩画家齐提个教授的影响下对水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北京国立艺专,他深入学习中国画与西画,并在获得公派留学的机会后,继续远赴英法两国学习水彩、油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


图片
《碧透秦淮》,40×26cm,1961年

图片
《葱郁的河谷》,34×55cm,1963年

图片
《海滨浴场》,54x39cm,1963年


留学的经历让他更能够站在世界艺术发展的前沿去思考自身创作以及中国水彩的发展,他深知中国水彩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仍然不能一味模仿西方传统水彩的技法,而是要立足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法与面貌。



图片
《渔家女》,33×26cm,1961年

图片

《雪中归牧》,39x55cm,1976年


图片


象鼻山》,32x54cm,1978年




归国之后,李剑晨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同时对水彩画做出了诸多理论与技法上的革新。他将国画、西画、水彩画的学习与创作经验加以融会,建立起了自己的水彩画理论与创作体系,并将研究成果毫不藏私,通过著作《水彩画技法》分享和传播。

他在书中清晰指出水彩创作中水分控制、时间把控、色彩调和的三大要素,逐一分析每个要素的把握难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示了水彩画中水与色的特性以及重要性,同时细致讲解了其中的难点与要点,被无数海内外艺术学子奉为水彩学习的经典之作。


图片
《筑路先锋》,28×37cm,1959年

图片
《蒸蒸日上》,55×43cm,1963年

图片
《钢都一角》,62×48cm,1964年


而在此书出版的三十年后,他在另一本著作《水彩画创作技法》中,更细致深入地总结了自己在三十余年间的更多创新与探索经验,如适用于表现不同对象物与不同画面效果的点彩法、浸纸法、洗涤法等技法,以及如蜡笔水彩、钢笔水彩、木炭水彩等不同材料融合的创作形式,为中国水彩发展提供了许多突破性研究成果。


图片
《修船厂》,32×43cm,1961年

图片
《金陵造船厂》,46×62cm,1975年


这些艺术语言的革新与探索均得益于李剑晨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实践。他坚信“继承不泥于古,创新不离于源”,只有真正植根于时代和生活,才能做出契合时代精神的艺术创新,才能画出具有切身体会的真情之作。

图片


初霁曝帆》,28x39cm,195
7年


图片
《长江大桥建设工地》,45×33cm,1959年

图片
《佛子岭水库》,48×35cm,1957年



他热衷于探寻历史人文的遗迹,深入城市建设的现场,在古楼庙宇、村舍渔港间,捕捉着寻常生活里的质朴与诗意,用画笔定格一幕幕追求美好生活的场景。他也热衷于走入自然之中,在蓝天绿野、山川湖海间,感受着不同景色的瑰丽与迷人。随着感受与描绘对象的变化,他不断调和作品中的水色关系,力求在展现亲切的生活气息的同时,体现作品内在的精神性。每一次的提笔作画,只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描绘时代下的生活与变化,水色交融之中,既有抒情诗般的雅韵,又有史诗般的壮丽。


图片
《漓江之晨》,37.5x53cm,1978年

图片
《阳朔之夏》,40x55cm,1978年

图片
《芦笛岩》,39x53cm,1978年


世纪之交,李剑晨先后获得了由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全球杰出人士暨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艺术大师奖”和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美术“金彩成就奖”,两个重量级的艺术奖项代表着业界以及人民群众对他的深切肯定。


图片
《换班》,32×25cm,1955年

图片
《斜阳秋色》,41×33cm,1961年

图片
《龙门吊》,53×39cm,1980年


在与画为伴的大半生中,李剑晨获得过的荣耀与赞誉远不止于此,却从未被浮名牵绊过。在百岁之际,他题字“光明透彻”,简短四字,却足以概括他心系艺术、推广水彩的毕生追求。对于艺术、对于生活,他始终保有一颗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水彩史上方能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图片
《披星戴月》,54×38cm,1975年


从求学北平到远渡重洋,从画论指导到技法创新,从个人创作到艺术教育,李剑晨在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汇之中,不仅勇于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更致力于推动着水彩在华夏土地上实现本土化与民族化的交融和发展拿起画笔,走上讲台,便是选择了一生奉献、一生热爱。


——来源 | 中国水彩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