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灏气翰墨香——《墨痕心迹· 陈仲明书法集》序
文/钟陵
图/陈仲明
艺术家陈仲明在书房 | 苏南 摄影
昔人云:“书,心画也。”①是书法乃人之心意所表画也。然人之禀赋有差异,品格有高低,襟怀有广狭,学问有深浅,志趣有雅俗,则其心意之表画,亦自然迥别。凡此种种、又皆与个人境遇、经历之不同而分殊。
仲明书家,祖籍江苏东台,出生于江苏泰兴,早年严父见背,遍尝失怙之痛。迫于衣食之困,以弱龄而傭作于市井,或运斤斫石,辗转街衢;或奋锸河堤,荷担田野;苦博微资,用解温饱。虽历尽坎坷,然矢志于学,夜晚一灯如豆,茕然读书挥毫,未敢稍有怠辍。1972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得研乐律之学;后又专修书法,遂擅翰墨之能。遇无耻之尤恶佞之徒,久遭剥掠耗噬,年近不惑,猝然晕仆而垂危,大难不死,痛醒后蹈五柳先生之辙,彻悟而得明镜孤怀之境。
吁嘻!明珠之照夜也,虽石转沙飞,终不能掩其夺目之华;美玉之冲斗也,虽重冈复岭,亦不能没其映日之光。仲明迭遭厄难,而能奋然迅行不顾者,是其禀赋资质天成,抑其志向之远大有异于他人者乎?因念仲明以“松雪草堂散人”自号,疑其志意寓于此焉!
先哲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②仲明曾以“若水”为号,其因水之特性与己之心性有相通欤?仲明为人磊落坦荡,喜怒形于颜色,如水之澄照通明;其性淡泊,不屑屑于名利,亦如水之明净无物;而求学为艺之志,亦如水之冲决奔涌,难于止遏,故虽屡遭颠顿困阻,而能履险蹈深,终不肯少抑其势;至其书法之妙,则更如水之空灵变幻,吞吐万状。“若水”之意,余乃因之恍有所悟。
仲明于延陵沃野,蕴受清淑之气;后又久处金陵山川,饫饮磅礴之腴。且夫金陵文风盛茂,才俊荟聚,仲明揖让其间,熏陶浸染,充养蓄粹,随时日而学积识广。巧化音律于跌宕,入笔墨之蹁跹;贯中外之书史,创新见于议论;众议交融,诸能并擅。墨香笔影之中,卓异之识,书卷之气,金石之味,乐律之韵,风骨之品,具见毕现,世云学者之书,其谓斯乎?
反顾当今书坛,虽高才辈出,名家林立,叹为观止。然其间有声称希踪古贤者,虽模拟得似,实乃袭依旧貌,剽略前修;亦有趋时媚俗者,以妍丽为工,弄姿作态为美,有如山鸡野鹜,虽文采亦尔斓斑,而其神韵则与孔翠殊绝;亦有故作纵横之势,矫为险怪之状者,骋雄逞霸,刚暴张狂,实乃外强而中干,鄙俗之气逐人,伧楚之态触目。噫,奔竞浮名,蹀躞声利,书道微矣!凡此皆缘识见卑陋,学问浅薄,人品低下之故耳。有识之士,于此有深慨焉。
纵观历代书法名家,类皆硕学博识之士,鲜有仅持书艺一技而能成大器者。盖因书学与诗文、音乐、绘画、篆刻诸门,体虽殊,而其源则同,相成互参,诸流贯通,众脉神行;博涉愈广,积蓄愈厚,则自然高趣涌于胸中,妙笔生于腕底,心手相赴,相得益彰。故前人云:腹中无万卷书,眼中无奇山川,灵府无真知灼见,未必真能书;纵能,亦奴书耳!
书品,亦人品。写字者,写志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③仲明襟怀高旷,洒落不羁,与其相交者,既重其人,复爱其书。于是名山胜迹之地,学府艺苑之家,域外闻人,海内学者,莫不争相求致,声传遐迩,与当今书坛学林诸贤隽合尊分席,领标时流。
于正草隶篆行诸体,仲明皆广为涉猎,而尤以行草见长。识者以为,观人以书,莫如观其行草。古人云:“醉人以酒而观其则。” ④是行草最能表书者之深意,示书者之真情。仲明行草,沉郁苍凉,旷逸之中,自饶无限韵致。观其行笔引墨,每觉其腕下神气流走,有似龙腾云而虎跳涧,鹏抟风而鲲运海,纵横浩荡,奇诡变化,气象万千。犹如江河荡激,而莫测其涯也;如风霆骤作,崩腾震荡,而莫见其迹也;如云霞卷舒,千姿万态,而莫可名状也;不屑屑于师古,而动中乎轨度;不矫矫于违俗,而自远于尘滓。不若今人之未识欧、虞,径造颠、素,其散漫槎枒之势,终为飞蓬蔓草而已。
犹忆仲明彩色版活页书法集印行之时,适余访美之际,曾应其请,飞寄短序。不二三年间,仲明为学日深,为文日进,为书日精。近闻又有大型书法集问世,乃欣然泚笔卮言,用赘卷端。
庚辰孟春,于金陵随园西山。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钟陵
注:
①扬雄《扬子法言·问神》
②《论语·雍也》
③刘熙载《艺概·书概》
④《庄子·列御寇》
《墨痕心迹· 陈仲明书法集》书影
封面封底 | 目录
书法墨迹 | 部分
题书名胜佳迹 | 部分
——刊载 | 长三角美术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