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 卓越的美术教育家王式廓《血衣》等
图/王式廓
青年工人,纸本素描, 38.5×26.8cm,1954年
深入张郭庄生活,纸本速写,18.5×25.5cm,1954年
林阿云,纸本素描 , 42.5×27.5cm,1972年
王式廓(1911-1973)
王式廓 (1911-1973)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中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中国20世纪以来具有高深造诣的最优秀艺术家之一。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民工, 纸本素描, 39.4×27.5cm,1973年
农民,纸本素描,39.4×27cm,1973年
青年农民,纸本素描,24.4×19.7cm,1939年
1937年8月王式廓徒步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艺术院校——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员、研究员。他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们打成一片,画了众多风格纯朴、淳厚的延安农民肖像。创作了《平型关大战》《读报》《进边区》(素描)、《开荒》和《改造二流子》(木刻)等。
改造二流子(构思草图),纸本速写,19×27cm,1943年
把一切献给党,纸本素描,47×37cm,1954年
劝父入社,纸本素描,58.8×77cm,1954年
王式廓的《血衣》也是一件重量级作品。从所见资料来看,王式廓从1950年开始构思,到1973年5月23日去世前还在为这件作品搜集形象与色彩素材,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是一件在新中国美术创作史上历时最长而终未实现画家本来愿望的作品。该创作原计划以油画形式完成,1957年,作品尚在素描草图、习作阶段时,就被中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重点报道,不仅在封面和内页选刊习作和草图,而且还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一件作品,尚未完成即受到如此关注,这在《美术》杂志编辑史上极其少见。
血衣,纸本素描,192×345cm,1959年 国家博物馆藏
血衣局部
巩县老汉,纸本素描,54×38.8cm,1973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