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佩尔兹 | 他狂放、执着、敢言,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外表的完美
图/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
(Markus Lüpertz)
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1941年4月25日生于波希米亚的莱布瑞克,1948年举家迁往德国西部。他曾干过一年煤矿工人,后在杜塞尔多夫学院学习,1962年到柏林。
1970年获得艺术奖学金资助,使他有机会在佛罗伦萨学习生活一年。次年,赢得德国批评家协会奖。1974年,参加首届柏林双年展。1977年,他拒绝参加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但是在1981年,他改变了主意,参加了该年举办的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同年,完成了歌剧《文森特》的舞台设计。1984年,他游览了纽约,并发表《纽约日记:1984》。1994年,参加“德国艺术1964-1994”展。
吕佩尔兹是70年代最活跃的德国艺术家之一,擅长绘画和雕塑,他的作品为欧美多家大博物馆收藏。他还是一个诗人,出版有好几本诗集。变化多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其艺术的特征。吕佩尔兹的艺术不回避政治,不回避历史,他冷静、大胆地直面当时分裂的日耳曼民族和德意志国家不光彩的纳粹时期,他把纳粹的一些标志和象征移用于自己的作品里,创造了极为独特而令人震惊的画面,充满隐喻和象征。吕佩尔兹说:“我的画里充塞了对于未来的秘密符号,我自己不懂,观众也不明白。”
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堪称国宝级人物,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三巨匠中的一位。身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和院长的他,自视为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位。他狂放、执着、敢言、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外表的完美。具有与生俱来的把握画面、表达思想的敏感和能力。
马库斯·吕佩尔兹作品
▲马库斯•吕佩尔兹《俄罗斯绿》116 x 97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20©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Siethen湖》130 x 162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20©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夜 (阿卡迪亚)》81 x 100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21©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宁斐女神》81 x 100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19©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世外桃源 – 泛舟而行》105 x 155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13©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世外桃源 – 轮舞》162 x 200cm布面混合材料2013©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巴比伦 – 崇拜》159.5 x127cm布面胶画1975©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Rückenakt》100x81cm画布油画装裱于画家自选画框2005©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对话皮埃尔》100 x 81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18©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月之重》70 x 36cm混合颜料,拼接在纸张和木板上2020©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阿卡迪亚》200 x 250cm混合颜料装裱于艺术家自选画框2018©Michael 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没有女人的男人. 帕西法尔》200x 300cm布面油画1993©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帐篷 – 崇拜》250x 340cm麻布胶画1965©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瓦》150x 145cm麻布胶画1967©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Interieur II》195x 257cm布面胶画装裱于画家自选画框1974©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我将雕塑创作当作是我研究的一个补充。因为我在选择绘画材料时出现了困难,所以我以画家的思路进行雕塑创作。所以我与雕塑家的创作方式完全不同…——马库斯•吕佩尔兹
雕塑作品
吕佩尔兹从1980年代开始创作雕塑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多为大型抽象的人像,并明显受到历史故事或人物的影响。吕佩尔茨为公共场所创作的雕像包括法兰克福旧歌剧院的阿波罗像、柏林康德大道上受古希腊雕塑启发的烈士像,以及德国著名景点霍尔斯滕门的奥德修斯。艺术家创作的雕像多可追溯到西方文明的经典和母题以及人物类型,像是他曾创作的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圣经中的茱蒂丝或是莫扎特,其雕塑是充满符号性的。
▲马库斯•吕佩尔兹《大力神 – 赫拉克勒斯 4号》87 x 20 x 25cm青铜画2009©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甘尼美》226.5 x 85 x 71cm青铜画1985©MichaelWerner Gallery&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在埃克伯格雕塑公园2017——迷失在世外桃源
艺术史学家埃里克·达拉贡(Eric Darragon)曾写道:“艺术世界支离破碎,各种实践之间的对抗不再有任何意义”,正因为如此,吕佩尔兹正在与一个消失的世界进行对话:旧绘画的世界。在这些最近的作品中,吕佩尔兹自己的历史与艺术史发生了冲突。
这位艺术家著名的酒神赞歌,在画家标志性的调色和他挑战式的德意志精神系列作品中的头盔中显而易见,这些都是在纪念性绘画和传统德国风景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