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中秋帖》是真迹还是赝品
文/宗和
故宫西北面的养心殿西侧的西暖阁有一间小屋,是清朝乾隆皇帝起居的地方,此房曾经藏有三件稀世珍宝,乾隆皇帝亲笔题字“三希堂”,其中之一宝物便是王献之的《中秋帖》,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并称为”三希”。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行草书作品,纸本手卷,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第二行有“未复”二字,第三行有“恸理”二字,后被删去十字,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释文曰: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幼年随父王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
《中秋帖》字形大小斜正组合,行草相杂,字距布置紧密,运行流利,笔势迅猛,气贯如虹,变化万千,在极其快速的运笔过程中把提按顿挫表现得明显而又自然,运笔灵活,线条丰腴饱满,连绵如带,整体顺畅空灵,用墨巧妙自然,打破了单个字的空间概念,通篇开合有度,实为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行草精品。被认为是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被后人列为“天下第十一行书”。
【后人评说】
《书断》评曰: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米芾赞曰:“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被《中秋帖》表现出的大气之美所震撼,赞道:“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解牛之中肯綮,神行于虚”。
《中秋帖》《伯远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时,敬懿皇贵妃就携带这两幅宝帖出了宫,经由她娘家侄孙便宜卖给了一家古玩商,随后,此二帖被郭葆昌购得。1951年,这两幅宝帖出现在香港的一家英国银行里。宝帖的持有者正是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急需用钱的郭昭俊把这两幅宝帖押给一了位印度人。那印度人又将之以十多万港币抵押于英国在香港的汇丰银行。因郭昭俊做生意赔本,一年后抵押期满,无力赎回,郭昭俊在无奈中准备被迫出卖宝帖。
时任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徐伯郊,他和郭昭俊为世交朋友。当徐伯郊得知郭昭俊要出卖三希宝帖时,他深知这两件国宝的价值,要是卖给了外国人,那可真是国家的千古遗恨。于是,他一面力劝郭昭俊将国宝卖给祖国,一面迅速将此事告知其父,时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徐森玉,随后,消息被上报给国家文物局。
1950年11月5日,周总理亲自批示:“同意购回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上海文管会主任徐森玉等人亲往鉴宝,为确保国宝万无一失,鉴定地点被特意安排在澳门。
经过鉴定,《中秋帖》和《伯远帖》是真迹无疑,两件稀世国宝终于以当时的天价35万元重金回归祖国怀抱。
《中秋帖》系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约到北宋时方出现。而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写不出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中秋帖》是宋朝米芾所临摹。米芾擅长临仿法书名画,乱真的程度,时人莫辨,他以此为乐事,还不无得意地在《书史》中说:“余临大令法帖一卷,在常州士人家。不知何人取作废帖装背,以与沈括”,沈括信为真迹。但著录宣和内府法书的《宣和书谱》未录《中秋帖》,当时负责鉴定内府书迹者是蔡京、梁师成、黄冕等人,蔡京父子与米芾皆有交往,又是一时名家胜手,故自能分辨。即便《中秋帖》为米芾临摹本,同样也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