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金石千秋——访篆刻家林健先生
文 / 《艺品》编辑部
林 健
字力帆,1942 年生,福建福州人。斋号补砚斋。林健先生自幼爱好书法篆刻,师事沈觐寿、陈子奋先生。致力于研究秦汉篆、隶,并融于刻印之中。现为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社员。出版有《篆刻字汇》《补砚斋书法篆刻》《力帆林健印存》等。
汉镜铭文
题记
林健先生以刀笔为介,循古韵而生新意,开辟了一道奇险而绝远的篆刻艺术之路。先生于方寸天地间,篆法、章法、刀法三者并举,使之如乐章般和谐共鸣,又似风云般变幻莫测,展现了先生驾驭艺术的高超技艺与深邃哲思。其作品中,秦汉金石文字与篆隶笔意交相辉映,不仅彰显出个性魅力,更透露出他对传统符号的深刻解构与重组,赋予古老艺术以时代新声。在每一次险中求胜的创作里,林健先生以刀代笔勾勒出万千气象,赋予方寸以宇宙,化限制为无限,令观者叹为观止。先生秉持“篆从印入,印从篆出”与“印外求印”之古训,让篆刻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补砚老人
边款:知不足,时补研,老当益壮,钻之弥坚
读书第一
与华无极
《艺品》:林健老师您好!您在篆刻艺术上独具风貌,高屋建瓴,请您谈谈与篆刻艺术最初是如何结缘的。
林:我10 岁就开始学写字,初试手便欢喜不已,篆刻于我,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当时相关书籍资料极其匮乏。记得偶有几回在报纸上看到篆刻作品,虽不晓篆书,但见其姿态,陶醉不已。由于我从小就跟随沈觐寿先生学习,关于读书人的文房雅趣也稍有了解,每每见到先生书写完毕,最后总须盖上印章,在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逐渐领悟到了篆刻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并致力于在书法创作实践中探求书、印合璧的意趣。印章不但能使书画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还能调整重心,弥补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作品上落款盖章,是书画家的必修课之一,高手落款盖章,合乎整体画面的格调与气质,匠心独运,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是极其有意思的。
节临《汉祀三公山碑》
《艺品》:您师承一代大师陈子奋先生,深得其传。我们非常期待聆听您求学历程的感悟和心得。
林:我认为读书、从艺, 首先其目的在于求人品道德之端正、哲理逻辑之通达;其次要读专业书。我的先君际阳,先师沈觐寿、陈子奋,他们为人之仁慈、诚实、勤劳以及事业上的成就,令我景仰,是我的楷模。1961 年新春之际,我蒙沈觐寿先生引荐,于福州西湖宛在堂拜见陈子奋先生。陈子奋先生曾教导我,在学习书法篆刻过程中,工具书是十分重要的。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做不到全然过目不忘。因此在刻印前,一定要把所需的文字从工具书中先挑选出来,然后重新组合,做到胸有成竹。人的思维有限,对工具书的查阅与研学还可以启发思维。在学习、学艺过程中,要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在学习材料匮乏的年代,只能通过借阅,但借阅仍解决不了本质问题,于是乎,我只能对借阅来的书进行手摹。一来二往,不觉间已然有几十年,这些手摹稿集临了三代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篆刻文字,我的《篆刻字汇》及《补砚斋集临篆刻文字类编》便是因此而生的。原不为编书,只是自己搜集、临摹学习,经年累月,点滴积累,久而久之整理成册,奠定了自己学习的基础。
边款:春日午枕后篆之如意,八十又二岁林健
文能寿世须三写
边款:八十又二岁林健刻于荔红荷香时节
君寿千秋
边款:福德修,寿千秋。八十一岁林健
《艺品》:篆刻艺术由篆法、章法与刀法三者组成。在您的作品中,篆法、章法布局与刀法运用总是相得益彰。三者平衡,从而达到既和谐又富有变化的效果,其间的规律在哪里?
林:篆刻是由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组成的艺术,篆法和章法是根本。篆法是指篆刻中文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其中以篆书为主。我们要对文字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例如钟鼎文中有局部的部首造型很美,甲骨文中有局部的笔画很美,我们可以将这些美的局部应用到我们的篆书中去。甲骨文、钟鼎文、小篆等多种书体,我们要灵活应用,截取所有自己认为精华的地方、适合于自己创作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并熔为一炉,从艺术的层面去追求美。这样不仅保留了文字的韵味,还能根据需求进行适度创新和变化。章法是指在篆刻作品中文字与空间的布局安排。根据印文的内容,巧妙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与虚实关系,以及边框的处理,使得整个印面既和谐统一,又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让人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触动。书法属于造型艺术,单字与整体的章法是相辅相成的。刀法如同书画之笔法,篆法和章法确定后才能运刀如笔,以刀将笔墨效果雕刻出来,并通过用刀的力度、速度、方向等来增添印章的金石气韵。刀痕既要彰显力量之美,又要不失细腻之感,线条要做到流畅自然,既要尊重古风,也要具有现代审美情趣。要刻文人篆刻之印,我认为需要在篆书的基础上讨论章法。章法服从于篆法,不同的篆法需要不同的章法、不同的刀法。铁线篆有铁线篆的章法,钟鼎文、小篆、汉印,都有各自的章法,章法与刀法本质上都要服从于篆法。吴昌硕曾说“余不解何谓刀法,但知凿出胸中所欲表现之字而已”,此“字”即为篆。即所谓顶层的设计稿要先出,此设计稿就是篆书,这也应乎“印外求印”“印外求篆”了。
砚为鱼,庆有余
天与厥福,永享牟寿
《艺品》:您的作品巧妙地将两汉金石文字用类似汉金文篆隶相合的手法进行融通变化,极富个性,且装饰意趣浓厚,显示了盎然生机。这种表现具备需要哪些条件?
林:篆书本身就是图案,图案本身就具备意趣。篆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书法字体之一,形态丰富多变,不仅承载着文字的记录功能,更富有装饰效果。笔画间架的布局,皆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我国印章艺术源远流长,以篆书刻印为主流,因篆书线条善于扬长引短,弯曲流动,其造型能长能扁、能方能圆,生动协调于印石特定形状之中,富有装饰趣味。在篆刻中,要把这种图案性进一步强化,通过对空间的巧妙安排和对线条的精细处理,在这方寸之间展现大千世界的精妙。在创作中,借助篆书的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原理,以及借物寓意、以形传神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思考和感悟,这样才能令观者体会到超越文字本身的深层意趣。游于艺,唯兴趣方能持久不渝,行百里者半九十。
德性坚定,心气和平
《艺品》:您的作品常出险境,但又总能化险为夷,因而能在方寸间展现万千气象,给人无穷回味。请老师谈谈这种创作的思路和要点。
林:中国艺术必备的工具:笔有羊毫、狼毫、兼毫,纸有生宣、熟宣、半生熟宣。笔与纸皆需讲究,选择适合自己的,这十分重要。刻章也是如此,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印材与刀具进行篆刻,充分发挥自身技法特长,入古出新,展现个人的风格面貌,正如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后成无穷变化。“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我认为印底定是需要用毛笔来书写的,才能展现中国书法独有的艺术特性。书法与篆刻皆以线条为生命,线条与造型相辅相成,线条行迹的表现与作品风格息息相关。若用硬笔书写印面,则失去了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意味。线条中所追求的“精”“善”“美”,也有赖于毛笔独有的工具特性。中国文字由偏旁部首组成,可以选择逐个击破。如可先临习掌握“走之儿”“火字旁”等偏旁,取其精髓,而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偏旁部首综合到一起,融会贯通。年幼之时,我便开始研习吴昌硕的石鼓文。尽管当时有许多字尚不识得,但我却对这门艺术充满了热爱与执着,并长期致力于从部首入手去解读每一个字的奥秘,深入品味书法艺术的韵味及线条之美。学篆书也主张先写偏旁部首。刻印也当如此,要先把偏旁部首解决,然后再逐个字击破,单字每条线美,每个字美,则每个印美,没有任何位置是含糊的,尽精微而致广大。学书需专心致志临写,于熟中生巧,博采约取,熔为一炉,即能妙趣横生。
篆刻学习必须具备篆书基础,要先学书法,做到意在笔先。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小篆,我皆临习。篆隶到秦汉时期,文字结构、造型要求相对宽松,如“竹字头”与“草字头”就没有区别,可变化性更加丰富。篆刻印章文字,就汉印而论,有篆隶相杂、部首通假、笔画增减等迹象,所以后来有“以隶为篆”的说法。读者欣赏篆刻作品,应侧重其艺术性,不必以文字学观念苛求其规范性。但作者自身则不可无视篆书艺术规律,随意杜撰变形。
所谓“险”,即是在造型上打破正常规律,但是又在情理之内。陈子奋先生曾教诲我:“唯其不离成规,故能反乎成规。”先解决基本规律问题,然后打破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得以出新,才能成其新的规律。通过认识,来推陈出新,解构再重构,进而创造出新的面貌。化险为夷,即在有限空间通过布局、线条的处理,巧妙制造视觉冲击力,同时又维持整体的和谐与美感,这一造诣不仅考验艺术家的手上功夫,更考验他对美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夜半听涛
边款:夜半听涛,八十又一岁,林健仿凿印之劲折者
还在耕读
边款:八十又一岁林健自作用印
《艺品》:古人总结“篆从印入,印从篆出”“印外求印”之印学理论,对此您是如何理解与践行的呢?
林:自邓石如以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诸家,各有千秋,有主方正、有主秀逸、有奇肆纵横、有率真烂漫、有苍劲古朴,皆是千古不朽的大家。作为篆刻家,只停留于对刻印技法的学习,而没有研究与深造篆书,是难成其面貌、难以成家的。“篆从印入,印从篆出”,说明篆与印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篆与学印,犹如划船,须左右双桨启力,这是印学的不二法门。我们知道,齐白石的篆刻与其书风是统一的。这里所指的“统一”不是一模一样,工具不同,产生效果自然不同,但其造型、刀法等总有相通之处,认识到其相通之处,才能够深入。因此,基于前人给我们的经验,我个人觉得在创作中,篆书形成风格用之刻印则有水到渠成之功,其所刻朱文与白文格调必趋统一。因此,篆隶的研学也是学习篆刻过程中必修的课程。谈到“印外求印”,学篆书,谈笔墨,综合素养是基础。书画篆刻作品之格调,反映作者思想感情和文学艺术之修养。故求其精者,于技法之外,必本于读书。读其所必读之书,得哲理逻辑之通达、人品道德之端方,然后才大胆大、识宏量宏,而入精善美之境界。
喜寿康强(附拓片)
边款:喜寿康强,平安吉羊,八十一岁林健
《艺品》:艺术往往需要极高的专注力与耐心,又需要无限的激情与自由。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坚守艺术创作,您为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您能分享其中的秘诀吗?
林:曾经有友人问我,您是职业书法家吗?我以为职业是为维持生活而做的事情。我自幼从父学医,为业33 年,现如今退休也已有30 多年,领到的养老金,虽未足养家,但供本人生活已绰绰有余。以此为衡量标准,于书法篆刻我应属“票友”之列。既是“票友”,自不必流于功利,这样也就自然而然,放松了心态,在创作中努力排除外界各种因素的约束,将自己的心灵充分融于作品,使艺术自由发展。1987 年我做客香港,一位名士看了拙作,说我这人外表和内心很不一致。内心太炽热,但竭力压抑、不让它发泄出来,所以在写字中把内心的激情尽情发泄了。我自幼游艺于书法篆刻,不胜愉快,今已耄耋之年,更足以忘岁月、益延寿。
风云万里,金石千声
雨惊诗梦,风载书声
原刊于《艺品》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