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光芒照人间——南京门西亲友向百岁良镛致敬

发表于:2022-05-08 编辑:茂公

文/龙海秋


3-22050Q54420C7.jpg

吴良镛,1922年5月7日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艺术家。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我们为老门西的乡贤翘楚,建筑大师吴良镛喜贺百年诞辰,在这里,我谨代表吴良镛先生的亲属李立、贡庆阳和戴启元为吴老贺寿。

两天前,100多年前的时代分水岭,那个属于致青春的日子刚刚过去。好似镜头里,一堆旧时代的积木正分崩离析,新文化运动星光灿烂。就是在这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巨震中,吴良镛诞生了。


3-22050Q5461R33.jpg

——南京老门西

谢公祠清代古民居建筑/摄影:苏南


那些年代,他是怎样走过的?也许面对一堵堵墙,他在想破壁?还是在凄风冷雨的现实中苦苦寻梦?生于这样的年代,对建筑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幸运。他的思想在非凡的历史张力中孕育,带着文化惶恐,文化迷乱,以至文化痛苦,也带着文化激情,文化意志和文化冲动。后来,他的作品,终于在炮火轰鸣的毁灭过后横空出世巍峨崛起。

后来,吴老在自己的专著中调侃道,一个南腔北调人,早已杳逝,几间东倒西歪屋犹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老门西,可以说很像是古代圣贤颜回说的陋巷。而学养渊博的吴良镛,当年正是从这个陋巷中走出的。


3-22050Q54A2602.jpg

——南京老门西

谢公祠吴良镛故居庭院/摄影:苏南


人们难以想象,老门西曾经是一个精致的存在,那亭台,那屋檐,那粉墙黛瓦,那掩映的花木,那窗外的碧色,隐藏着如何巨大的力量?在一个建筑大师的记忆星云中,曾经诱发了怎样的无尽怀想?

江山无情。玉颜和雕栏,以及朝朝暮暮的日子早已不在了,花飞花落的红楼传说只在不绝如缕的感伤里。都知道,这里曾经是顾恺之们的“魏晋风度”灼灼其华的地方,是高吟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看见了凤凰台的地方,是杜牧在迷蒙的晚唐看见了杏花村的地方。不过,若是把老门西比作一本书,有多少人真的读懂这本书了呢?


3-22050Q54K4c4.jpg

——南京老门西

明清古民居建筑跑马楼/摄影:苏南


吴老“托物怀古”,谈及徐渭的“青藤书屋”——把主人的才华、气质、烦恼以及放浪不羁的性格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与建筑物是融为一体的。谁说不是呢?建筑的高贵与自由,在于有约束与纵容的美,有曲曲折折的记忆。正如先生的恩师梁思成、林徽因所言,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琢磨,有一些石头却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不能不引起鉴赏者一种特殊的性灵融合,神志的感触。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有温雅儿女的佳话,还有超出这诗话之外意味的存在。这番话,竟似在评点良镛的南京建筑代表作——江宁织造府。


3-22050Q5515N64.jpg

——南京老门西

吴良镛故居所在地谢公祠/摄影:苏南


无独有偶,吴老的父亲吴仲衡饱读诗书,曾亲笔批注了一部旧版《红楼梦》。几年前,尚且健在的表姐李玉清,郑重地将这本书寄给了表弟吴老。吴良铸和吴良镛兄弟从小受到我大姑母龙德徵的照料。我大姑爹李如信的妹妹李霭勤,是吴老的母亲。李家当年经营着闻名远近的“李祥和”布庄。放寒暑假时,少年吴良镛便到九儿巷的外公家住,他每天在“亦小园”私家花园中读书。最繁华时最寂寞。波光流传的六朝余韵,在可以做梦的时光里,像泉流一般涌入了一个少年的记忆中。


3-22050Q552313Z.jpg

——南京老门西

水斋庵与谢公祠交叉路口/摄影-苏南


在中央大学读书的青年良镛也一定看见,南京充满古韵的城市经纬线上,点缀了无数“西学东渐”的民国建筑,东边日出西边雨,欧罗巴的唯美与中式经典的雕梁画栋在这片博爱又兼容土地上共生,刚性美与柔性美珠联璧合:“城堡中的萨克斯风”说不完的,让“复古的咏叹调”来形容,那“丝竹的变奏曲”道不尽的, “新民族的圆舞曲”可以演示,“现代派的爵士乐”一语道破。世事成风成烟,匆匆散去。北梁南杨,一代大师在金陵留下了古今只能一瞥的绝色。


3-220509103020348.jpg

——南京老门西

清代古民居建筑马头墙/摄影-苏南


把天涯行脚铭记在心,把父老乡情铭记在心,把浩然正气铭记在心。多年以后,吴老把层层叠叠的思想情感与苍老历史的音符深刻相融,用抒情的笔调写心中的建筑意象:在光彩可人之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着他楼塌了的凭吊与兴衰的感慨?

菊儿胡同,是吴良镛有机更新理论的巅峰之作。他以南国建筑明朗亲切的色调,带给北国一丝老南京的清丽意象,并与北京旧城的肌理有机统一,他听到了古都深处风云叱咤的回响,以及一南一北两个城市同频共振的脉膊,找到了城市最纯净的灵魂。他卓立于世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定格了诗意的南京气质、南京个性、南京情结,成为中国建筑师面向世界的一次闪亮登场。


3-22050Q5535b52.jpg

——南京老门西

清代古民居建筑弄巷/摄影-苏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我时常想起吴老和我共同的表哥李之及,总是咿咿呀呀地唱昆曲,总是和我说起他梦幻中那个云台书屋,由此想起吴老在南京的那些岁月,虽是陋巷,满心满目的沧桑,却有诗词唱和,凤凰于飞。这一切,让人九转回肠!

正如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配得上吴良镛这样的名字,我固执地认为,老门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是因为这里走出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让家乡为之骄傲的吴良镛!天朗云阔,山高水远,遥祝缔造了幸福建筑的大师福寿绵长。


              龙海秋  2022年5月6日



——来源:凤凰台上、长三角美术家网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