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艺术嘉年华 | 周和生:一片丹青 · 我的邮品集藏往事
文/周和生
【A.难忘八十年代】
虽然这篇短文的主旨并不是特意怀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笔者所珍藏的邮品,确实与那个难忘的年代密切相关。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都知道,那是一个珍贵的年代,一个觉醒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五彩斑斓的年代,一个掀起收藏热潮的年代。当时的南京,自发形成多个集藏品交易市场,譬如西祠堂巷的图书交易市场,鼓楼广场西南角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浮桥邮局门口的邮票交易市场,等等。
【B.路经集邮市场】
“篆隶真草碑亭巷,琴棋书画如意里。”八十年代初,笔者居于碑亭巷与如意里交叉路口的西南片,出出进进,时常经过东北片的浮桥邮局。邮局大门正对太平北路交通主干道,熙熙攘攘的集邮爱好者们,捧着邮册寻找交换的对象,寻觅交易的机会。置身其间,本人并没有过多受到他们痴迷的感染,投入于狂热的集邮大军队伍之中,因为当时我已有十多年的书画收藏爱好,便不想在邮品集藏上多花时间、精力与财力。
俞律先生题书 | 六朝烟水
【C.关注邮政明信】
所谓邮品,这是一个非常广泛与庞杂的概念,包括什么封片联,纪特票,大全张,小全张,小型张,小本票等等。加之朝代不同,各国差异,品类五花八门,邮识极其烧脑。但就在这众多品类之内,有一个价钱最低廉、色彩最单一、形式最简洁的品种还是引起笔者兴趣,这就是“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
这种明信片,纵9.2厘米、横14.5厘米,本身自带邮资,是一种写就内容或绘好图案之后,不装信封也无需粘贴邮票,便可直接投寄于邮运行列。明信片正面右侧,可分别填写收件人与寄件人的名址,左侧与背面则可写下寄件人想对收件人所说的话或所绘的画。无需信封是明信片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篇幅小而无隐密性,文字与画面完全对外公开,方便他人一览无余,故而内容通常不涉及隐私权之虞。
较之普通信函,明信片资费更为便宜,譬如当时本埠寄信,邮资4分,信封1分,信纸1分,成本至少要6分钱;而明信片邮资2分,卡纸成本1分,共计只要3分钱。寄往外埠,信函邮资8分,明信片邮资4分,其他费用则不变。依据中国邮政业务说明,一般民众可自行印制明信片,但不得标志“中国人民邮政”字样,只有邮局官方发行的,带邮资符号的明信片方为“邮政明信片”。民品“明信片”,投寄时则应另贴足额邮资。
【D.产生集藏动意】
笔者当时细观这空白的邮政明信片,尺幅虽小,但仍有一定写画空间,而且卡片本身呈现出淡淡的米黄色,有点自然做旧效果,比起在白纸上写字画画,更具岁月复古情怀,历史沉淀之感。遂一时兴起,斥人民币6元之资,一把头豪购两大整沓可在本埠流通使用的邮政明信片,共计200张。为何买这许多?因为当时我与书画家们经常接触,请他们在明信片上写写画画较为便利。另外,此片尺幅小也是一种优势,书画家在其上创作,耗时少,见效快,方便创作者心生好奇,有求必应,一挥而就,而集藏人则倚马可待,立等可取,免除送件取件的往来奔波之累。
【E.拜访书画作者】
回望明信片上所钤盖的邮戳,清晰显示笔者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间为1986年岁末,至目前为止,整整经历了三十八个春秋,200片明信基本征集完毕。过程漫长,岁月无情,足以让少年蓄髯,将中年的双鬓染白,使老者驾鹤西去。我所接触到的作者,年岁最长者为1902年出生的名满天下的女书家萧娴先生,最小者是1987年出生的多款华为手机外观设计师黄璐小姐,岁数相差85岁。作者队伍中有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书法家除萧娴以外,还有陈大羽、沙曼翁等。此外还有红军时代的宣传科长、曾经担任过南京军区政委的杜平将军,有爱国宗教领袖、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丁光训博士,有我在南京市政协工作期间的老领导周伯藩副主席,他是市政协党组书记,兼任爱国报社社长。除了本市与本省的书画家之外,还有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名家。
萧平先生题书 | 拜山堂
【F.主题源自宋人】
根据曾经担任过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吴调公教授的“博而返约,学而能思”的题词建议,我将200片明信拣选出一部分,逐一简介每位作者,并草拟拙文略加说明,打算自费印本画册,名为《一片丹青·拜山堂邮品珍藏集》。“一片丹青”,借之宋人:李思衍《志古溪堂》:“一片丹青谁画得,吟肠忙断老耕夫。”辛弃疾《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林鼐《四围一片联句》:“四围紫翠峰峦合;一片丹青楼阁开。”宋人所说的“一片”,是自然界宏观上的一大片,而我所言的“一片”,则指这一枚枚微观上的小小明信片。
【G.总结收藏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认为,收藏是一种富有群众性的业余爱好,全世界喜爱收藏的人达三亿之多。收藏的六大好处是:一、给人与乐趣;二、给人以知识;三、培养毅力和事业心;四、养成条理化的工作习惯;五、训练社会交往能力;六、利国利民。
通过明信片书画收藏,逐一对照以上六点,笔者是完全对应,获益匪浅,体会颇深。
首先,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在收藏项目选择与具体方式上,在集邮与藏画的左右逢源之中,笔者玩出新品种,增添新乐趣。当时能够像我这样有条件做到的人不多,即使有人与我条件相当,或更为优越于在下,估计也不一定会产生我所想到的这一集藏创意。
其次,平中出奇,凡中显异。许多收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也正因为笔者站位好,设想早,跑动勤,出手快,坚持久,从而使藏品更具个性特色与观赏价值。
最后,感恩时代,致敬作者。感谢那个年代的收藏氛围,感谢当时低廉的物价水准,感谢老中青三代作者的妙笔生花,既帮助笔者顺利完成这项集藏工程,也即将帮助喜爱书画收藏的读者开卷有益,获得一本另类的邮品珍藏集。
周和生集藏明信片部分
萧 娴(1902.11-1997.01.16)
《大美无言 大爱无疆》
杨建侯(1910-1993)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黄养辉(1912.01.10-2001.06.01)
《暗香随笔落 春色迎人来》
陈大羽(1912.05.21-2001.06.01)
《祖国繁荣 人民幸福》
魏紫熙(1915-2002.04.11)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丁光训(1915.09-2012.11.22)
《信 望 爱》
高马得(1919.01.04-2007.09.21)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宋文治(1919.10.20-1999.08.10)
《峰奇石奇松更奇 云飞水飞山亦飞》
柯 明(1923.04.14-2014.07.13)
《鱼龙狂舞阑珊处 儿童蹦跳笑声甜》
亚 明(1924.09-2002.02.19)
《春意复苏人长寿 连年有余吉祥来》
田 原(1925-2014.07.19)
《身闲诗旷逸 心静梦和平》
2024艺术嘉年华
联办单位:
2024艺术嘉年华 | 链接
——刊载 | 长三角美术家网 长三角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