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金陵吟 | 临江仙

    ——《临江仙》是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首句仿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吟唱出时代的悲剧,留下她流徙岁月中凄婉人生的“自画像”,寄寓了中原人士对恢复失地重返家园的渴望。词的结尾以形同白话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道出,看似乍然,其实...

  • 金陵吟 | 登赏心亭

    ——陆游奉诏从巴蜀回临安,沿江东下途经建康时作《登赏心亭》。结束了八年外放生涯回到江南故地,登上尽览金陵风景的赏心亭,心情激动又愉快,但“黯黯江云”和“萧萧木叶”,让却他想起十多年前上书“迁都”未果和更加深重的时局之忧,年过半百的老臣不禁涕...

  • 金陵吟|渔家傲

    ——苏轼途经金陵拜会王安石,与江宁知府王胜之过从并视为同道知己。赏心亭在水西门城楼上,是饯别之地,词人说亭外江天细雨是留客天,江南父老都知道王的政声好,要挽留他。继而展开瑰丽想象,以飞车、彩雾一连串比喻,为友人壮行;还别出心裁地用鸾鸟的口吻...

  • 金陵吟 |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有“词中之龙”美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负盛名,上片以山水起势,将一个登高望远、心系国事的志士形象刻划得神肖毕现;下片抒怀,言其壮志难酬,一波三折、一咏三叹;结尾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 金陵吟 |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文天祥在五岭坡兵败被俘后,被解往燕京。路过金陵,与同里、门友,也是战友和难友的邓剡唱和,写下这首《酹江月》。作者回应邓剡原词中的深情厚谊、同仇敌忾,抒发了身陷囹圄“丹心难灭”的壮烈情怀;结句“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更直接吐露了他在同...

  • 金陵吟 | 水调歌头

    ——白朴出身金国世家,幼时经历战乱,形成强烈的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他终身未仕,《水调歌头》是晚年寓居南京时所写。作为来自中原地区的“江南游子”,他自称“白头老子,今日还乡”,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六朝古都充满孺慕之情,优游山水、作词度曲,...

  • 金陵吟 | 念奴娇·秣陵吊古

    ——生逢天崩地坼的明清易代之际,屈大均曾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并避祸为僧,是位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传奇人物。他多次来南京,游秦淮,拜孝陵,《念奴娇·秣陵吊古》记录了这位抗清志士眼中的古都萧条、霜天憔悴,惟有“灵谷梅花,蒋山松树”和“石人犹...

  •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

    本书介绍了上至远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国绘画史,将中国文化、哲学、个性、风俗融入其中,正式提出中国画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双峰的观点,是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美术史专著。

  • 摩西奶奶:76岁拿起画笔,80岁一展成名,94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摩西奶奶的画常被称为“原始派”,和原始派另一个知名画家亨利·卢梭一样,他们的画面皆有自然流露的童真趣味。她提笔作画时心无旁骛,家乡风景、村民们的日常活动等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灵感来源,朴实的画面溢满了幸福与欢乐。

  • 揭秘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渠蒙专访(一)

    首先濑户内艺术节最不可复制,因为它是一个最特别、体量最大的艺术节,我觉得越后妻有可以成为模式,因为北川富朗复制了越后妻有艺术节到奥能登艺术节,再到能登半岛,然后还有北阿尔卑斯艺术节。但濑户内,我们要注意到福武总一郎的价值,没有北川富朗可以有...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