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四僧之弘仁|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

    弘仁无疑是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之一。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及其特征不是简单地用遗民绘画、简洁淡远、疏淡冷寂等词语可以概括的。他的艺术成就,是清初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是遗民情结、禅宗奥旨、山水性情、古风流韵与恬静心态在画中融为一体后的集中再现。作...

  • 一种既有又无的能量 | 恩佐·库奇(访谈)

    1977年,库奇在意大利举行了他的首次个展,他在纽约的首次画展是在1980年与克莱门特和基亚合办的,地点是在苏荷区的斯佩罗尼·韦斯特沃特·费希尔画廊,这次画展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这一访谈最初发表在《当代艺术》(FlashArt)杂志19...

  • 印学联盟/篆刻欣赏---梁辰篆刻作品选

    梁辰,又名小清,字正之,号正斋,1983年出生于广东电白,师从苏金海、江伟先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砖铭全集》编委会委员,广东省文化馆特聘书法创作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书法家协会...

  • 继承江西文脉,弘扬书院文化:人格培养本是大学的根本宗旨

    文/莫砺锋编者按:去年此时即2021年8月28日,“江西·临汝书院开院典礼暨2021首届临汝书院高峰论坛”在江西省抚州市临汝书院举办。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梅庵书院院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先生以视频形式发表了题为《继承江西文...

  • 大黄鸭来了:我的创作是一种比喻,与动物本身无关

    “我的创作是一种比喻,与动物本身无关,而这些动物其实都是关于‘我们’的。在欧洲,千百年来的古老寓言和故事总是借用动物的形象,在中国也是如此。我喜欢用可爱的动物形象来讲述故事,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自己的行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身。

  • 钩沉|台北故宫藏古琴考辨/玉振、玉泉究竟为谁家之印

    盛唐琴为细边大印,中唐者略小,作宽边,晚唐皆作较小的宽边印。只是中唐的琴刻有一方“困学”小印于其上,其余并无“困学”之印,可见“玉振”为鲜于氏印之说是不确切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宋徽宗宣和殿万琴堂的藏印,这是古琴家汪孟舒先生在《春雷琴记》中...

  • 威尔·巴尼特笔下的猫与女人

    猫和作品中的女性一样,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家庭的一部分。有孤独抑郁的女性眺望的背景,也必然会有她们放松娱乐的场景。威尔关于猫和女性的系列作品,其实也反应了那个时代美国人的生活。

  • 钩沉| 谁饮墨渖一升

    1909年,身居上海的吴昌硕为朝鲜人闵泳翊刻有一方闲章,也作“且饮墨渖一升”。闵泳翊是李朝外戚,吴昌硕作此印,自有褒扬之意。可能是吴昌硕的名气太大,以至于后世作字之人,常有以饮墨为荣者。

  • 美术馆数量全国第一!“来上海看美展”成为市民游客的优选

    随着“走出白盒子”的展览理念逐渐普及,艺术品的展陈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展厅,艺术开始逐渐走入社区、办公楼宇、商场、机场与火车站等公共空间,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的展陈思维,还在于艺术创作本身的推陈出新。

  • 独一无二的诸乐三:不仅会通诗书画印,还精通中医

    自1922年任教于上海美专算起,诸乐三先生从教的时间足足超过一甲子,他先后任教于上海美专、新华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教授过花鸟、书法篆刻、古文、画论、诗词题跋等多种课程,与潘天寿、吴茀之共同被誉为“浙美国画三老”。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