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怀先德,洗炼初心——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4周年
文/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庆祝建校九十四周年暨优秀学生表彰活动在象山校区巨匠广场举行
春暖四月,陌上花开。中国美术学院迎来了94周年校庆。九十四载风雨兼程,九十四载青春如歌。今日我们追忆往昔,仰怀先德,回到源头,洗炼初心。
4月8日清晨,中国美术学院庆祝建校九十四周年暨优秀学生表彰活动在象山校区巨匠广场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讲话,党委副书记孙旭东宣读第八届吴冠中奖学金获奖名单,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方培新、傅巧玲、曹晓阳、徐国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象山校区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吴冠中奖学金获得者、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尉浩向蔡元培雕像献花并代表获奖同学发言,他表示,要以先师为榜样,不忘初心、努力践行校训精神,在奋发和变革中前进,成为一名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四位学生代表朗诵校训释义。当天还举行了升旗仪式。
以下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仰怀先德,洗炼初心》讲话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国美的巨匠广场,纪念本校创建94周年。
人上路太久,固然会积累经验,变得成熟练达,但有时也会周身疲惫、初心蒙尘,甚至迷失方向,四顾茫然。每年的校庆日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沿着历代先辈的道路,回返那个历史现场,那个创始时刻。不但是为了追忆往昔,仰怀先德,更重要的是为了回到源头,洗炼初心。
▲1928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合影
▲国立艺术院旧址
▲象山校区巨匠广场
艺术探索一本而万殊,在我们学校历史上主要呈现出三条道路:
第一是蔡元培、林风眠先生所倡导的“东西会通”之路,这也是一条具有中国文化意识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之路。1928年8月,林风眠、林文铮等人在国立艺术院发起成立艺术运动社,宗旨为“以绝对之友谊为基础,团结艺术界的新力量,致力于艺术运动,促进东方新兴艺术。”推动艺术运动,为的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条路上培养出了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一批享誉世界的优秀艺术家。
▲蔡元培与林风眠雕像
▲1929年,艺术运动社成员合影
第二是潘天寿先生主张的“传统出新”之路。潘天寿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先觉者和先行者,他从中西绘画两大体系的对比中把握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学说,指出东西绘画就像“两大高峰”,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我们应取两者所长,为双峰“增高阔”。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潘天寿和他的同志们对于中国艺术的文化自觉和高峰意识是最为清晰、坚定的,同时也实践的最为彻底、最为成功。
▲潘天寿雕像
第三条道路是刘开渠先生所代表的革命艺术、现实主义艺术之路。这条路上既有李可染、董希文、王式廓、罗工柳、力群、彦涵、胡一川这样一批中国革命文艺的中坚力量,又有以艾青为代表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朝闻、卢鸿基等艺理兼通的美学家。他们投身革命,在历史责任与艺术追求之间反复琢磨,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深入时代生活,感通人民之心,为时代传神,为山河立传,创作出一批批承担着历史叙述、凝结着国族记忆的煌煌大作。
▲刘开渠雕像
巨匠广场上还有一位先师,黄宾虹先生。在艺术史上,有些艺术家的伟大是因为他自身是一座高峰,有些艺术家的伟大则是因为他为后人开辟出一条道路,黄宾虹先生可以说兼而有之。他不止是成就卓著的画家,而且是有重大贡献的画学家,他不止是人们所说的传统派大师,更是一位开创性的宗师。更重要的是,他在历史源头处找到了画学通达于文明的真谛——对他而言,“浑厚华兹”乃民族之性,“不齐之齐”乃民学精神。他的艺术道路即中即西、亦古亦今,他有着开放的胸襟,对世界开放、对历史也开放。他说:“将来的世界,一定无所谓中画西画之别。……现在我们应该自己站起来,发扬我们民学的精神,向世界伸开臂膀,准备着和任何来者握手。”
▲黄宾虹雕像
这些先生们,连同那边“烽火艺程”系列浮雕所表现的百余位先师、艺专前辈们一道,如璀璨的星群,点亮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天空,也构成了我们学校的精神脉络和学术底蕴。当然,有时候也许会成为我们的历史包袱。如果我们只是以师为范,步武其后,那么我们就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我们只有与之比肩而立,才能面对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领略他们所看到的风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幸运,能够站在先生们的肩膀上,我们或许会比他们看得更辽远、更阔大。
▲名师纪念景观"巨匠广场"上,增设反映西迁校史的"烽火艺程"浮雕,打造校园"风物志"
老师们,同学们,今年,我们将进行深入严肃的学科专业梳理,全面系统的院系调整。接下去,我们将持续地在“全球本土的双轮驱动”中,拓展中国美院的办学体系;在“人文科技的双向会通”中,重塑艺术教育的知识学基础。这一切,都是为了回应我们历史的高度。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守住国美的初心、国美的心气。
▲《天问:世界观的对话》专题
刊登于全球建筑与设计领域的顶级权威杂志《Domus》杂志第161期
自建校之初,国美就是一所有理想的学校,在她建校九十四周年之际,除了纪念和庆祝,我们更需要回望来路,返回源头,聆听历史的冀望与回声。94年过去,先辈们的心愿声犹在耳。
蔡元培先生说,要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林风眠先生说,要“从提倡艺术运动入手,把中国的文艺复兴重新建筑”;滕固先生说,我们要“陶铸一个开物成务的世代,使之绵延无极……”。
▲1928年4月9日,国立艺专初生
▲蔡元培先生题书“国立艺术院”
老师们,同学们,多年以前我曾经萌生过一个想法,叫“给世界的礼物”——我们中国艺术、我们中国美院贡献给世界的礼物将会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做出可以与全世界共享的精神生产和艺术贡献?我们是否可以让21世纪全球艺术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一幕在中国发生,在中国美院发生?
全体国美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编辑:胡心云/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