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杂志民国34年—47年历史影像 (03)
发表于:2022-06-17 编辑:晓钟
●美国《生活》杂志为新闻摄影之发端
●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
●为世界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影像
101、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两个犹太妇女在一家犹太妇女摊位前选购商品,他们都选择定居。
102、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一位现役军人在政府指定的露天市场购物
103、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已经缴械的日军被限制在指定地点,他们正在搭建木制框架军营,等待被遣返。 109、1945年11月,中国上海Seward路犹太区,一个犹太男子试着用中国蒲扇生火,他得用这个小铁桶做的简易炉子做饭。
104、1945年11月,中国上海,日本人被集中到一所学校内,即将被遣返回国。
105、1945年11月,中国上海,在一个露天市场内,即将被遣返的日本人正在抛售廉价商品。
106、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一个日本人低着头出售小商品,里面还有一间和服商店。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被遣返,一些自清朝就定居上海的日本侨民获得了民国居留权。
107、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一对犹太夫妇在Seward路寓所门口。
108、1945年11月,中国上海Seward路犹太区,犹太妇女试着用中国蒲扇生火。
110、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一个高大壮硕的犹太厨娘正在生煤炭火,一大群犹太男子在围观,等着她做饭。
111、1945年11月,中国上海犹太区,一个中国妇女正在走过人行道,街面上全是犹太人的商铺鳞次栉比。
112、1945年11月,中国上海,日本人在抛售商品,从和服到肥皂到人偶玩具。
113、1945年11月,中国上海,一个定居的犹太男子站在他的店铺门口,这是一家当时沪上有名的高档照相机专卖店。
114、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一个犹太妇女正在晾晒被褥,他们很多人已经将上海当做自己的家。
115、1945年11月,中国上海,日军百无聊赖地躺在临时军营的稻草铺上等着被遣返,中国政府严禁他们擅自外出。
116、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一个男子正在小巷口查看西文指路牌,他旁边是一个中国小姑娘和坐在婴儿车内的一个可爱的犹太儿童。
117、1945年11月,中国上海,日本侨民被集中到一所学校,他们的地铺打在教室内,不久都将被遣返回国。
118、1945年11月,中国上海虹口犹太区。一个中国男子正在走过一处犹太人聚居区的弄堂口,门柱上满是西文广告和指路牌。
119、1945年10月,中国重庆,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和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视察美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驻地(时驻重庆),陈纳德将军手下的飞虎队勇士们列队向这位统帅致敬。
120、1945年10月,中国重庆,美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驻地(时驻重庆),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代表中印缅战区统帅蒋介石先生向飞虎队发表演说,她操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得到雷鸣般的掌声。
121、1945年10月,中国重庆,美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驻地(时驻重庆),中印缅战区统帅与Charles B. Stone将军握手。
122、1945年10月,中国重庆,美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总部驻地(时驻重庆),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赠送一枚非常珍贵的中国古代钱币给飞虎队纪念,士兵Donald Painter代表飞虎队接受了这份礼物。
123、1945年10月,中国重庆,一大袋钱被装上黄包车,这时日本已经投降,中国是战胜国。
124、1945年8月,重庆,街头小贩出售美国产的香烟、肥皂、口香糖、鞋等物品,这期间日本刚刚投降,百废待兴,通货膨胀也比较严重。
125、1945年8月,重庆。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这位美国大兵用小额中国货币点烟。
126、1945年8月,重庆。一家钟表店内,这个美国大兵准备买个闹钟。
127、1945年8月,重庆。美军基地内,一大群苦力排队等着发饷。
128、1945年8月,重庆。美军基地内,刚刚领到薪水的三位农村妇女。
129、1945年8月,重庆。商店内的两个男职员。
130、1945年11月,重庆。香港人开的时装店,在二战中数百万中国各地难民涌入这座城市,它是中国的战时首都。
131、1945年11月,重庆。中华民国一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它的墙面用泥土裱糊,窗子上用的四川产的篱笆。
132、1945年11月,重庆。这个小女孩走在古老的官道上。
133、1945年11月,重庆。这家用英文店名的店主是广东人,二战时期迁徙到重庆的。
134、1945年11月,重庆。战争已经结束,二战期间逃难到重庆的外省人开始陆续返回故乡,他们携带行李乘坐上黄包车,然后去汽车站和轮船码头。
135、1945年11月,重庆。市民从这道城门进入市区。
136、1945年11月,重庆。这是码头边一处陡峭的道路,人们上岸后沿着这段石梯走进城市中心。
137、1945年11月,重庆。拥挤的公共汽车。
138、1945年11月,重庆。士兵在交通要道上站岗,他身后这座城门修筑于中国的明朝时期,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叫“忠孝门”。
139、1945年11月,重庆。一家小商店,出售手工制作的一些工具。
140、1945年11月,重庆。一户人家,他们有两个孩子并且请了两个女仆,背后他们的家是当时常见的草房。
141、1945年11月,重庆。一个准备返乡的外省女人正焦急地等待她的丈夫,她所有的东西都找苦力运上了船。
142、1945年11月,重庆。一名中华民国政府工作人员Tan Chuen-yu和他的太太正在打点行囊准备随政府还都南京。
143、1945年11月,扬子江边的重庆外城一角。这座城市的建筑当时大多采用泥石结构,或者是竹篱茅舍,很少用砖。
144、1945年11月,重庆。一大群难民和他们的家人等在难民营里准备返乡,二战中很多人逃难来到重庆,他们一直一无所有,靠中华民国政府集中安置。
145、1945年11月,扬子江边的重庆外城一角。阳光照射在堡坎上,拥挤的房屋和悠闲的行人。
146、1945年11月,重庆,阴雨天。围墙内是一家当时较好的公共酒店。
147、1945年11月(原文是11月,估计是8月),扬子江边的重庆岸边。两个锯匠,其中一个包着当时四川人常见的头帕。
148、1945年11月,重庆,扬子江边“下半城”全景图。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河中的岛屿叫“珊瑚坝”,是二战时期的机场,洪水来临的时候它经常被淹没,也包括建筑“下半城”的许多房屋。
149、1945年11月,重庆。这是一种中国最古老的交通工具,当地人称呼为“滑竿”。
150、1945年11月,重庆。苦力正在帮盟军搬运物资,背后的店铺依次是新民报社、新华水电行、一品毛笔文具店及大陆牌电灯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