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湖山岁月,先师艺道同行——《湖山志(第四辑)》出版
文/郭哲渊 田雪婷
以人弘道,心之所向
1980年6月,沙孟海身体抱恙在北京就医,彼时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刚结束。从入选作品来看,评选的倾向与沙孟海一直坚持的“重视传统”观念相契合。他迫不及待地与同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的刘江写信,沟通学生们做研究的相关问题。
20 世纪 70 年代末,陆维钊(左一)、沙孟海(左二)、诸乐三(左三)、刘江(左四)在阅卷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复苏,沙孟海先生迎来了他书法艺术蓬勃向上的春天。
他早年学钟繇和王献之诸家,融汇两晋,不被师门所左右,形成醇厚奇崛的特点,他的“沙体”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如黄钟大吕,响遏行云。作为中国现当代书坛巨擘,沙孟海书法无论篆、隶、楷、行、草,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963年任教于浙江美院以来,沙孟海在书法教学上极为重视传统,并且勇于开拓。他认为继承与创新应成为当代书法研究的主线。
1980 年沙孟海《与刘江书》手稿(节选)
在《与刘江书》中,他提到要让学生们研究正楷,常读古书,从传统中获益。他不只教学生如何做学问,“学问是终身之事”,传授的更是一种人生信条。通过展现师者的学术精神,激励同学们奋发上进。
“师道”篇还收录了1991年赵延年教授为各系一年级学生的演讲《美院的学生如何成材》(题目为王福年所加)、2021年高世名院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开始一种艺术生活》等文章。
相隔三十年,两位教授所谈目的一致,给莘莘学子铺设艺术未来的道路。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多年来,先师们甘愿为艺术付出,做脚下无名的巨人。后辈当为往圣继绝学,继承传统,敬仰先贤。
岁月浮沉,记怀过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杭州艺专被迫迁移,校长林风眠率领师生一路向西,边办学边抗日,途经诸暨、江西贵溪,抵达长沙,在长沙闹市区八角亭进行了一系列抗战宣传活动。
1938年,日寇西攻武汉,长沙大火,战争形势恶化,学校已不能偏安于湘西,又决定远迁昆明。一路长途跋涉,师生们于1939年初抵达昆明。
国立艺专迁徙安江村前,部分师生合影于昆明昆华小学教室前,前中蹲者左起邹佩珠(女)、谭训鹄(女)、张庆曾,稍后蹲者左起刘家璋(女)、李雪梅(女)、戴国强,右边前立者左起黄克靖、韩辛、瞿蔚春,右边后立者左起蔡仁达、谭训鹏(女)、严谦德、秦元魁、李玄剑,左后呈斜行立者左起叶百令(女)、李秀文(女)、周碧英(女)、王景琦、陈明、黄荣灿(秦元魁先生旧藏)
1939年底,因昆明校舍困难,又空袭频繁,国立艺专便迁往当时位于呈贡县的安江村。
1940 年,滕固校长(后排左八)与国立艺专部分师生于昆明安江村
不久,1940年底国立艺专迁至四川璧山。1942年又迁至重庆沙坪坝磐溪龙脊山麓之果家园,俗称黑院墙。
20 世纪 40 年代重庆磐溪国立艺专校门实景
“国立艺专”四字为潘天寿校长书
1943年,苏天赐听一位同乡说,隔江有个国立艺专,便从广东赶来投考艺术学校。苏天赐见国立艺专的第一面,深觉不如心中所想。
“时值暑假,招生报名尚未开始,我急于想看看它的样子,便从沙坪坝渡过嘉陵江,走上四五里路,在公路边一座小丘上方柱形的校门走进去,又是走一二百米,就看到那圈蜿蜒着的院墙。它的确是黑色的,墙里透出几株高高的木兰和翠柏,还不时从里面传出若断若续的琴声……”
重庆磐溪国立艺专宿舍一角
(注:此照片为 1942 级校友吴燮勋于 1987 年重临故地时所摄,题道:“读国立艺专时值抗战,这是我们驻在农家宿舍,一九八七年重游此地,幸尚保存完好。”)
当时的国立艺专条件艰苦,环境不尽人意。
1944级的苏庭栗回忆:“考进去之后,发现学校环境很差。农村的磐溪,一个小山坡上去,立了两个方的柱子,上面写着校名,别的什么也没有。校舍非常简陋,学生的食堂上面就是草,四周几个柱子,只有柱子没有墙,下半节有点篱笆,烂污泥糊一糊。所以,要是刮风下雨,那食堂里根本没有办法吃。教室、食堂、宿舍的环境,在磐溪时的确很差,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20 世纪 40 年代末,西湖孤山国立艺专校门口旧影(唐葆亨提供)
20 世纪 40 年代末,西湖孤山国立艺专男女生宿舍旧影
(唐葆亨提供)
1948 年1 月,杭州大雪,国立艺专同学合影,前排左起张绍祖、周和正、潘其鎏,后排左起席德进(左一) 、李伏雨(左二)、汪瑾(左三,翁祖亮夫人)、陈大颖(左四)、刘江(左六)等。
20 世纪 40 年代末,西湖孤山国立艺专校园旧影(唐葆亨提供)
20 世纪 80 年代,翁祖亮(左)和赵无极老师(中)、
丁天缺老师(右)合影于杭州
“忆旧”篇记录了1943年入学的苏天赐、1944年入学的苏庭栗、1946入学的翁祖亮三位校友的回忆。寻访老校友,倾听耄耋之年的他们讲述国立艺专西迁的故事,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再现当年西迁过程中学习、生活的细节,这段历史骤然鲜活起来。往事虽不可追,但这些记忆丰富了国立艺专西迁时期的史料,也构成研究校史不可或缺的文献。
国立艺专西迁之路艰辛,虽有炮火,但无法阻挡师生对艺术的追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艺术,坚信抗战必胜。潘天寿作诗咏之:“血泪飞鼙鼓,江山泣鬼神。捷闻终有日,莫负储甘醇。”林风眠校长与学生们告别时挥笔写下“为艺术战”,这几个字成为了西迁路上的精神向导,饱含了立校之初先辈们呕心沥血的期望,也作为一种信念激励当代人勇而不屈,继续为艺术战!
悼念故人,感佩其心
2020年5月25日,人物画大家吴永良逝世。
2021年2月4日,人物画大家吴山明逝世。
两位浙派人物画前辈相继离世,中国人物画界失去了两位巨擘。
新浙派人物画在新中国画坛留下重大影响,有开创之功的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五位先生被尊称为“开山五老”。吴永良、吴山明与刘国辉等则被视为他们之后的第二代代表。
1962年,中国画系毕业生和教师合影,前排左起黄羲、顾坤伯、刘苇、诸乐三、潘天寿、陆维钊、高培明,后排左起马燮元、李福星、叶玉昶、吴永良、朱保庆(豹卿)、童中焘、许基珩、曾宓
吴永良是浙江宁波人,出生于上海。他早年求学于上海的行知艺术学校,叶浅予、戴爱莲这些老师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求学浙江美院后,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到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这些先生的言行更令他体会到艺术的真谛,他曾说:“我们体会到在学校里不光是学画画的技能、技法,更重要的是怎样从精神上去培养和锤炼高尚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善良的人。”
吴永良 蔡元培先生像 68cm×45cm 中国画 1987 年
吴永良 大颐寿者 68cm×68cm 中国画(指墨) 2007 年
吴山明生于浙江浦江,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他将山水画的意境引进人物画,并把黄宾虹的浓宿墨发展为更有难度的淡宿墨,因此他的人物画,是写实造型与意笔宿墨的结合,这在人物画中是前所未有、独树一帜的,将浙派水墨人物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吴山明在创作《遵义之春》
吴山明、何士扬、吴激扬 遵义之春 257cm×588cm
中国画 2009 年 中国美术馆藏
“悼怀”篇追思了钟肇恒、吴永良、吴山明、黄永砅、王良贵五位前辈。钟肇恒夫人吕国桢、刘国辉、许江、高世名、楼森华等人分别致以悼念。前辈们完成了各自的艺术人生,他们的精神魅力始终在感召着晚辈后学。先生身逝,但精神永存。后辈用奋发有为之行动践行使命,推动艺术学科的发展,完成前辈们未竟之业,才是对前辈们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1938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于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滕固出任校长。在任期间,滕固整顿校纲,严肃风纪,他虽仅任职两年,但却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滕固先生
1939年日寇战火蔓延,国立艺专随之奉教育部命开始迁滇计划。滕固一路作诗鼓励学生,振奋士气:“抗战经秋又半年,军容民气壮于前。学生亦是提戈士,南北宾士路万千。”
他还亲自撰校训,写校歌,激发学生读书报国的热枕。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歌》(滕固作词,唐学咏作曲),载 1947 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卅五年度毕业纪念刊》(浙江省档案馆藏)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训及释义,载 1938 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一览》(浙江省档案馆藏)
“本校创立于抗战发轫之秋,民族存亡,系于一发,国家休戚,匹夫有责。我人于曾子弘毅之旨,尤须深切体认,服膺勿失。夫在抗战酣激,将士沐血,同胞死难,老弱沟壑之时,我人犹得享受国家之教养,国家之厚我者至矣尽矣。我人宜急起直追,力自振奋,恪遵总理立志做大事及人生服务之明训,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以身许国,知有国而不知有身,挽救危亡,复兴民族。苟人人能负重任,人人能致远路,则不特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而世界人类亦将同蒙福利。完成一己之志业在此,所以图报国家者亦在此,诸生勉乎哉。”
——1938 年滕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训及释义》
1940 年,滕固校长与国立艺专毕业生合影
(滕留寅先生旧藏,沈宁先生提供)
“钩沉”篇为滕固先生专题,不仅探集了滕固在国立艺专时期为学校写的校训校歌、给民国教育部的呈文、与教职员和学生写的书信等,也含括了滕固逝世后其好友钱钟书、徐梵澄对滕固的悼诗。
1939年,国立艺专西迁至昆明后,校舍与西南联大相邻,两个学校的教师经常往来。时任职于西南联大的钱锺书与滕固二人在昆明见面,一见如故。此后,两位才子惺惺相吸,交往甚密。钱锺书的《哀若渠》写于滕固逝世的1941年。写下《哀若渠》之后不久,钱锺书又写有《又将入滇怆念若渠》。这些文字都收入《槐聚诗存》。不论篇幅长度,还是数量,抑或感情深度,该诗集对滕固先生的忆念都是最重的。
除此之外,滕固的学生阮璞后来读到钱锺书的《哀若渠》,也撰文《滕固老师的生平恨事》缅怀滕固先生,回忆里不禁感叹“天才例不享天年”,该文章也收录于此“钩沉”篇。
《湖山志》是由中国美术学院校友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校史、校友系列丛书。本丛书秉持学院“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精神,以“烽火立校,激流立人,代代追蹑,薪火传承”为宗旨,力求打造成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于一体,深受各界欢迎的文史巨著。
《湖山志》第四辑
现该丛书已出版至第四辑,同过往一样分为不同篇章:师道、忆旧、悼怀、钩沉,内容包括讲稿、访谈、悼文,也有随笔和作品等。文字承载了师生校友们对母校记忆的追寻,回顾了中国美术学院九十余载的峥嵘岁月。
《湖山志》第四辑 书籍内页
黄石公《素书·安礼章》有云:“同志相得,同道相成。”一路风雨相伴中,具有共同信仰、共同目标的人,相互帮助、相辅相成,组成身在中国美院的各位同道。校友因同志而行,留下历史一笔,后生追慕先贤,继承先辈们的未竟之业。《湖山志》是记忆的封存,后生当同以往,在新时代与先辈们同行。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