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

发表于:2022-07-29 编辑:广月

文/苏讯


三百多年来,髡残一直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在清初画坛上,他与石涯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并称“二溪”,与原济,朱耷、弘仁并称“四僧”。在当时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很大。 


3-220I015410S36.jpg

▲ 靳尚谊《画僧髡残》150×114cm 1999  布面油画


髡残(1612—1692年后),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秋(或作介丘、介邱),又字石器,号白秃、天壤残道者、石道人等。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人。


|削发为僧,云游名山大川


髡残生于明万历四十年,据说出生时其母梦僧人室,因此当他年岁稍长,知道自己前身是僧,就常思出家,20岁削发为僧后,云游名山。(关于髡残出家的确切年月,一直有争议。)

30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战争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头,但倒给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机会,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一点,在他的不少题画诗中,都明显可见。

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髡残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1654年,髡残已四十三岁,他再次云游到南京,自从到了南京以后,生活安定,遂进入创作的高峰。他现存作品上的纪年,最早是

1657年,而以1660年后四年为最多。


|性格孤僻,勤奋异常


髡残的性格比较孤僻,“鲠直若五石弓。寡交识,辄终日不语”。他对禅学,有很深的修养,能“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不求伴侣者也”。髡残在南京时,除了与佛门弟子往来外,也与顾炎武、钱谦益、张怡等人往来,互以诗文酬唱;而他的画学,此时也已有相当的造诣,自成一家,受到周亮工、龚贤、陈舒、程正揆等人的推崇,使得他在当时南京的佛教界和文艺界都有很高的地位。

在南京他先后住在城南大报恩寺、栖霞寺及天龙古院,而在牛首祖堂山幽栖寺时间最长,共十余年直至寿终。曾自谓平生有“三惭愧”:“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多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悔。” 

髡残从事绘画,要比别人更艰难,付出更多的心力。他的一生都在受病痛折磨,这可能和他早年避兵桃源深处,遭到风寒侵袭有关。但他的壮志从未被消磨,一旦病痛稍减,就潜心作画,勤奋异常。


|晚景凄凉,绝笔嘱托


髡残正是这样一个自律谨严的人,他实际是在画画的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髡残的晚景比较凄凉,他在给张怡的信中说:“老来通身是病,六根亦各返混沌,惟有一星许如残灯燃,未可计其生灭,既往已成灰矣。”

他预感自己生命之灯快燃完了,于是将生平所喜爱的玩物和古铜器分散与人,从此绝笔再不作画写字,并嘱托僧人,在他死后将遗骸焚化,投入江流之中。示寂后,僧人遵嘱函其骨灰投入长江边上的燕子矶下。一代大师,随着江河的流逝而消失了。

他死后十几年,有一个盲僧人,请工匠在燕子矶绝壁刻了“石溪禅师沉骨处”几个大字以纪念他。

|时人评价,人品笔墨俱高


髡残在明末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画也为世人所瞩目。当时著名的文人兼大鉴赏家周亮工就十分景仰、看重髡残的人品和画学,在《读画录》中为他写小传,谓:“人品笔墨俱高人一头地……绘事高明,然轻不为人作。”

张怡在髡残的《仿米山水册》中是这样评价这位心灵相契的老友的:“举天下言诗,几人发自性灵?举天下言画,几人师诸天地?……此幅自云效颦米家父子,正恐米家父子有未到处,所谓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耳。”他认为髡残的诗,是写出了自己的性灵;髡残的画是直师造化,甚至比宋代米芾父子还好;髡残的佛学是直指本心,而没有出家人开堂说法的那种俗套。



髡残作品欣赏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9)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0)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1)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2)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3)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19)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0)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1)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2)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3)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29)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0)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1)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2)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3)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39)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0)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1)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2)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3)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48)

3-220H9210643942.jpg

3-220H9210AC16.jpg




髡残《黄山山水册》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1)

髡残黄山山水册


髡残黄山山水册

设色纸本册页八开

丙午(1666 年)作

款识:

一、烟波常泛艇,石洞挂云瓢。不识此间意,何人咏采樵。石溪残道人。

二、画必师古,书亦如之。观人亦然,沉六法乎。石溪残道人。

三、游山忘岁月,屐舄自相过。风露零虚意,禅机静里磨。同来叩梵宇,遂此老烟萝。岂向人间说,林丘自在多。白秃。

四、万山屹立,下有清波。水竹之居,优游婆娑。鹿豕为群,泉石为邻。悠哉悠哉,乐此千春。石道人。

五、不去轩冕场,坐对峰六六。春夏百草香,风来自松竹。一卷梵王经,勿诮我白秃。若问幽栖处,结茆山之麓。石道人记事。

自题后页:丙午深秋,清溪大居士枉驾山中,留榻经旬,静谭禅旨及六法之微,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穷源,方能造意。然大居士为当代名儒,至残衲不过天地间一个懒汉,晓得甚么画来。余乡尝宿黄山,见朝夕云烟幻景,林木翳然,非人世也。居士遂出端本堂纸册数幅,随意属图,聊记风味云耳。居士当喝棒教我。石溪残道者合爪。钤印:电住道人、石溪、介丘




髡残《报恩寺图》真伪之辨


3-220I0155121491.jpeg

髡残《报恩寺图》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收藏的《报恩寺图》一直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石溪的一件极重要的代表作。北京画院理论部主任吕晓与原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部原部长西上实便就《报恩寺图》真伪展开了精彩辩论。

原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部原部长西上实:

西上实认为完成于1663年的《报恩寺图》是石溪的真迹无疑。首先,图中三方石溪的印章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石溪作品《仿大痴山水图》《山水图册》的印章完全一致;其次,《报恩寺图》的自跋虽比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入山图》简少,但内容合乎情理。其三,《报恩寺图》采用了王蒙的风格来表现,与实景有一定相似处,比如山门、琉璃塔和城墙的表现等。

北京画院理论部主任吕晓:

吕晓却持相反的观点。她认为,虽然《报恩寺图》从风格上非常像石溪,但画上的题跋与《入山图》相比,非常相似而稍略。她通过对比,认为《报恩寺图》因为删减造成语义不通,不合逻辑。而且题跋占据画面一半,构图压抑且书风与石溪典型书风不类。《报恩寺图》画在一座临江的山上,吕晓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报恩寺实际建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平地上,该画与同时代中外画家笔下的报恩寺也有极大的差距。因此,她认为《报恩寺图》是一件极类石溪风格的赝品,而且还有好几件“双胞胎”。




髡残《茂林秋樹卷》



3-220I0162241943.jpg

髡残《茂林秋樹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构景密实,用笔浑厚,风格源自元四家之黄公望、王蒙。全幅墨色清润,树石著淡赭、石绿,并用重色敷填夹叶,增添秋意。传世石谿作品多为巨轴,本幅手卷显得特殊。




髡残:十年兵火十年病,消尽平生种种心


文/舒讯


髡残是清初四大高僧画家之一,三百多年来,髡残一直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髡残出家为僧后好游名山大川,所作画品,兼具了玄思和禅意,艺术上有一种傲岸的气度,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心怀故国情怀。



髡残:(1612—1692年后),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秋(或作介丘、介邱),又字石器,号白秃、天壤残道者、石道人等。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人。


髡残自幼就爱好绘画,年轻弃举子业,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30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战争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关于他这段在古刹丛林的经历,《石溪小传》有载:

“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

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头,但倒给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的好机会,为后来山水画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髡残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

曾自谓平生有“三惭愧”:“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多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诲。”
髡残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他擅绘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他宗法黄公望、王蒙,绘画基础出于明代谢时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然,他曾说:“若荆、关、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
巨然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他学谢时臣,在直取其气概浑宏的同时,变其丝理拘谨的毛病,学元代四家以及董其昌的画法,同时敢于刻意翻新,“变其法以适意”,并以书法入画,不做临摹效颦。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4)

黄宾虹称其“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说的正是他这种用情感,用心血入画,重视笔墨技巧的独特运筹。一些被先人画惯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画中,却别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于他人手笔的特色。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5)

髡残的山水画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秃笔而不干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厚,草木华滋。他的作品以真实山水为粉本,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6)
《幽栖图》 清 髡残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幽栖图》是髡残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再现,其题跋云:“余自黄山来幽栖,道人出家的人何所不可,残衲迈白云岭,爱其幽僻,结茆于兹,坐树流泉,纵市尘之耳目,当此亦清清,此石道人自为写照也。”(画中,髡残背对,在河畔古树下独坐,他的禅房仅为一间茅屋,生活极其清苦。)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7)

髡残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有强烈的宗教情怀,画中有宗教般温暖的关怀,自然界的物象都是佛性真如的体现,画中的题跋也多有禅意和禅趣。髡残在大自然的观察中,获取对天地万物的深刻体悟,一直对大山大水有着浓厚的热爱,潜移默化中将宗教的体验转化为审美的体验,他描绘的意境中蕴含一种宁静、安详的宗教之美,给人勃勃生机和积极向上的希冀。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8)
溪山无尽图 纸本设色 现藏上海博物馆

髡残在《溪山无尽图》跋语中云:“大凡天地生人,亦清勤自持,不可懒堕。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如出家人若懒,则佛相不得庄严,而千家不能一钵也耶。三教同是,残衲时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画数笔,或字一两段,总之不放闲过。”髡残常以此来激励自己,做一日佛就要做一日贤佛,同样做人也是一样的。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59)月雅艺术图书髡残精品集 八开精装 河北美术出版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0)

《髡残精品集》

正版图书,八开精装

河北美术出版社

原价660,限时优惠价25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1)

在他画里,我们几乎找不到生硬的棱角,物象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线,一眼看去似乎没有抓眼球的画眼,恍恍惚惚,忽而是树,忽而是山,忽而是云,忽而有人,仿佛一切的意象都没有实存的真面目。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2)

髡残1673年去世,时年61岁。他曾作诗一首,恰为其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也坦陈了心迹:
十年兵火十年病,消尽平生种种心。
老去不能忘故物,云山犹向画中寻。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3)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陈善君所讲:“髡残,一半禅一半儒;其画,一半野一半正;其论,一半古一半悟;其法,一半新一半旧;我觉得他是一个辩证法的大师。 ”因此髡残的艺术更像一个表现主义的开端——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的艺术开端。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4)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5)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6)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7)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8)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69)

四僧之髡残|在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及其《黄山山水册》《茂林秋树卷》(图70)




——来源:月雅书画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