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美术馆|徐冰《引力剧场》悬下“文明的漩涡”
文/齐屿
《引力剧场》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艺术家徐冰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始终在尝试以新的艺术语言修建他的艺术“闭环”。这一次,他将美术馆独特的挑高空间运用为艺术语言的一部分。《引力剧场》纵向贯穿了馆内五层空间,和美术馆一层与三层内的大型回顾展“徐冰的语言”形成呼应与延续。“旧作是对新作的注释,新作是对旧作的重新发现,”正如徐冰本人描述的那样,“艺术创作是一件持续生长的事情。”
利用语言文字等符号作“思维游戏”,挑战观者固有的思维方式,从而打开新的认知空间,这种做法在徐冰的艺术实验中一以贯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天书》《英文方块字》,到新世纪后的《地书》《文字写生》等作品,清晰地呈现出这条脉络(“徐冰的语言”展览对此有详尽的展示)。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人类正在步入赛博和太空时代,却像徐冰指出的那样“仍然使用着图画般古老的符号在交流”。而在徐冰的创作中,虽然其纳用的媒材和技术日益更新,但他却依然古朴地进行着传统文人式的书法撰写。或许人类无论前进多远,都需要回到根源处寻找能量。而在充满纷乱的当代世界,徐冰艺术中的东方智慧与精神或可给世界文明带去新的思考。
(文、图/齐屿,部分图片来自浦东美术馆、徐冰工作室及网络)
剧场开演 引力无限
浦东美术馆中央展厅全新展览“徐冰:引力剧场”于2022年8月12日正式启幕,展览由陆家嘴集团出品,浦东美术馆主办。这件视觉纵深度超过50米的巨型装置作品,是艺术家徐冰为美术馆全球独一无二的艺术空间——中央展厅量身定制的全新大型装置作品,将成为浦东美术馆开馆以来的又一震撼之作。
为了满足观众对“幕后艺术创作过程”的兴趣,让观众有机会一同见证新作品的诞生,馆方特意自7月1日起向公众开放了《引力剧场》布展的全过程。一个多月来,随着数千个铝合金制造的“英文方块字”被逐一固定在漩涡状的巨大钢丝结构之上,作品的整体架构慢慢抬高,好似在空间中自然生长。该件作品基于艺术家徐冰对文字运用和空间掌控的经验,经过其近两年的思考、沉淀和推敲设计构建而成,与正在馆内展出的大型个展“徐冰的语言”形成完美呼应。
《引力剧场》作为一件史无前例的装置奇观,并非只是简单地被“放置于”展览空间当中,而是完美运用了浦东美术馆中央展厅的绝佳空间特性,在挑高超过30米的展厅内部形成一个从高处垂向地面的巨型文字漩涡。受引力影响,文字被拉伸变形,并经展厅底部巨大镜面反射,凸显出作品与空间相互“穿透”的纵深感。
当观众步入中央展厅,站立于装置底部时,其仿佛置身于剧场的正中心,可以观察到作品中的文字发生反转与形变,难以迅速识别。而地面的镜像则使文字嵌入到一个巨大的、贯通两个颠倒空间的“虫洞模型”之中,产生强烈的时空穿越感。反转的“英文方块字”经镜像空间的修正,又变得可以阅读,观众不难发现,阅读这些形似中文,实为英文单词的文字充满趣味性,像解开脑筋急转弯之谜一样。只要打破固定思维,就能顺利读懂这些文字的意思。而此刻因受视线局限,观众仍然无法一览作品的全貌。艺术家通过作品与中央展厅特殊空间的相互配合,引导观众移步“剧场”更高楼层,追寻更佳视角,而之前变形的文字也因为观看视角的改变而逐渐趋于正常。在这个巨大的“视错觉”模型中,观众可以在行走中阅读,同时又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探寻“理想视角”。
作品中 “英文书法” 的原文本,摘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著作《哲学研究》。他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提示出语言的使用给人类所带来的认知误区。徐冰认为:“作品中使用的‘透视法’作为一种我们描述世界的语言,如同其他所有的语言,都是我们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我们的思维也因被各种语言所塑造,它必定带有盲点。”
和作品文本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引力剧场》的名字同样有多层深意。“引力”描述了作品的形态与其镜像共同形成的“虫洞模型”,而“剧场”则呈现出空间多楼层、多角度所展示的戏剧性观展体验。徐冰将宇宙物质间的“纠缠现象”作为这部作品的造型依据,引发大家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纠缠、角力、拉扯及相互影响的思考。
围绕主体作品,展览还将在地下一层公共区域展出一系列配套作品:包括一套展现作品透视原理的小型视觉装置《引力剧场:透视模型实验》;一套由10个不同观看视角组成的《引力剧场:寻找理想视角》分析图;一部呈现作品构思及制作过程的纪录片;以及视角游走于模型间的动画短片。这些辅助作品在具有一定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为观众对《引力剧场》的解读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角度。
为更深入地为观众解读《引力剧场》这一作品,8月16日19时,浦东美术馆将开启官方抖音平台的首场直播,艺术家徐冰及嘉宾现身美术馆现场,为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
与《引力剧场》同步展出的徐冰大型专题研究型个展“徐冰的语言”将延期至11月13日。
观展Tips:
关于徐冰
艺术家徐冰是中国当代最早蜚声海外且至今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其作品已载入《古今艺术》、《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等西方权威世界艺术史教科书。自上世纪80年代创作成名作《天书》系列起,由他提出的“新文字”概念以图像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艺术家善于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其思想和现实问题。徐冰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等全球知名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双年展。徐冰目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徐悲鸿艺术创作奖等国际重要奖项。
——来源:艺术中国、浦东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