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场收藏级设计展进入藏家和观众的视野
“收藏级设计”的概念正在进入国内藏家和观众的视野,当设计逐渐超越实际功能,拥有更高的意义和目的时,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更加模糊。
Dest Gallery外部建筑及内部空间
摄影:隋思聪
在展览现场,呈现七组欧洲当代设计艺术家的作品,并向观众展现不同类型、文化背景、风格与记忆的作品如何在空间中完美交汇。
“SEED ON THE GROUND”展览现场,
Dest Gallery,2022
摄影:隋思聪
七组艺术家坚持以手工制作对抗精密机器、工厂系统与量产的时代。
曾在法国顶级奢侈品牌工作的Florian Pretet,机缘巧合下来到尼泊尔,与Lisa Mukhia Pretet一同组成了Atelier Fevrier,他们坚持传统手工艺编制的方式,将自己创作的当代艺术画作转换为精美时尚的手工地毯作品。
地毯为《NAKSHATRA 星宿》
Atelier Fevrier
Lisa在大吉岭和加德满都出生与长大,传统的手工地毯编制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她对看似复杂乏味却美丽且可以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十分着迷。Florian在加德满都工作时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地毯商,激发了自己对这种传统艺术的欣赏。
Atelier Fevrier告诉观众,“我们俩都非常尊重和热爱传统手工艺,我们想要做一些彼此能与尼泊尔( Lisa的故乡)以及法国(Florian的故乡)保持联系的事,去创造一些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其实恰恰是那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受到重视的东西,方可以代代相传,手工编织地毯显然是这其中的一种。”
“SEED ON THE GROUND”展览现场
Dest Gallery,2022
摄影:隋思聪
对于“艺术品”与“家具”功能性之间的平衡,Duccio Maria Gambi认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处于连接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位置。
“SEED ON THE GROUND”展览现场
Dest Gallery,2022
摄影:隋思聪
“我意识到的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水平表面与重力垂直方向上产生的碰撞关系。有时我觉得这种关系是定义我作品的原因,因为设计本身就定义了一种功能。我也很热衷于参与当下几位设计师们的工作,使本应是家庭物品的想法更广泛,以及思考在家庭环境中放置既有功能性又有艺术性的作品以让使用者有更多的思考。”
左:《LIGHT SCULPTURE 烁》
Jordan Artisan
右:《PANEL 墙面作品》
Jordan Artisan
出生和生活在荷兰最古老城市的Jordan Artisan深受当地罗马风格建筑的启发,他使用一些特别的材料进行实验性创作,通过反复切割、焊接、打磨、喷涂赋予材料新的美感。
罗马的发明、建筑和美学启发着Jordan Artisan,可以在“The JORDAN ARTISAN”系列中看到这一点,例如柱子、沙发和椅子中的罗马风格形状。
“SEED ON THE GROUND”展览现场
Dest Gallery,2022
摄影:隋思聪
Jordan Artisan的父亲是一名建筑绘图员,他常常带着Jordan去看建筑,这让Jordan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建造中”的状态很感兴趣,并使他深入了解建筑物的建造方式,寻找到一些隐藏在地板下、墙内或瓷砖后的材料的品质和可能性。
同时,受早期木匠和建筑工程学习经历影响,Jordan Artisan找到了一种创造有机运动与柔软美学相结合的方法。
“使用这些原材料使我能够表达我的感受。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当我在当地商店收集我要用的材料时,我发现工人们会把这些钢筋扔进货车后便开车离开,而我则会去仔细挑选我需要的东西,寻找没有生锈的碎片。一块EPS密度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将被扔掉的东西,对我来说则是一件新雕塑的开始。”
左:《IOEGIO 我和乔》
Mauro Mori,皮革
右:《NARCISO 那契索》
Mauro Mori,铜
例如,在这场展览中作品《我和乔(Ioegio)》是皮质的,是《Ioegio》合欢木雕塑形状的演变,“这是我个人收藏中的一件,因为它包含着特殊的个人意义,所以我从未考虑出售:‘Io’的意思是‘我’,‘Gio’是Giovanna的缩写,是我前妻的名字,她是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搭档。这两个名字的结合被翻译成这件作品的名字也构成形式——两个身体、灵魂,结合在一起。”
FUR WALL LIGHT 皮草系列壁灯
Bina Baitel,局部细节图
Bina Baitel是法瑞混血,在中东长大,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她专注于在形式、功能和象征性中探索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在艺术、设计和建筑之间进行跨学科的实验。
上:《ELEMENTS OF TIME (baroque)
时间元素》Nynke Koster
下:《ELEMENTS OF TIME (AM1800)
时间元素》Nynke Koster
在作品《时间元素》中,Nynke Koster将装饰性细节的倒置橡胶铸件制作为五颜六色的凳子。这些有趣的物体根据它们的所处语境吸引着观众触摸,并且坐起来也非常舒适。
《TON LIGHT 吨》及局部
Sofie Osterby
“我希望更多使用天然材料,同时尝试也接受可能带来的所有变化。我几乎所有产品在以物理形式出现之前都是数字化的。我经常在设置光影场景的数字虚拟空间中对它们进行实验,这个创作过程帮助我发展了形状和概念。”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展览现场
八月,意大利传奇艺术家加埃塔诺·佩谢个展“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继在深圳和北京成功举办之后,来到上海。
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佩谢进行空间设计,空间结构以展厅原有柱体作为原点展开,延伸出四面墙,又将墙体设计为四种不同的展台,以开放式的动线设计将内容叙事的权利交给观众。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展览现场
Voyage UCCA Lab,2022
作为巡展,展览的水波纹立面元素沿用了之前深圳和北京的展览现场,保证了整个中国巡展的延续性,墙体水纹也呼应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创作脉络演变的流动特质。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展览现场
Voyage UCCA Lab,2022
83岁的加埃塔诺·佩谢虽已高龄,却更高产。
他亲自定下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近100件全手工制作的独特作品带来中国,涵盖坐椅、桌台、柜子、灯具、花瓶、产品设计、建筑模型、树脂画和装置等作品,将观者带入了一个童真梦幻的奇想世界,也为“收藏级设计”这一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UP5_6扶手椅》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展览现场
Voyage UCCA Lab,2022
图片来源:加埃塔诺·佩谢工作室
加埃塔诺·佩谢的作品,离不开“人”,尤其是女性。他以女性视角创作,将女性的身体和故事融入作品中,在多个领域实践,他总能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诉说女性的不易。
加埃塔诺·佩谢的设计几乎都与人有关,佩谢说他不喜欢抽象的东西,在他眼中,“抽象”是没有灵魂的,只有人才是所有情感的载体。
例如,这张《美杜莎咖啡桌》的灵感来源于美杜莎,美杜莎在神话中被描述成一个可怕阴郁的怪物,她曾是一位拥有亮丽秀发的美丽少女,却因为旁人的嫉妒被变成了满头蛇发的丑陋怪物。佩谢在塑造美杜莎的同时,也借由这一角色去说明在社会中存在的“排外”,呼吁大家能够接受和自己不相同的东西,例如接受新奇的艺术和少数人群的权利。
《疲惫的人柜子》与《鱼》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展览现场
Voyage UCCA Lab,2022
《疲惫的人柜子》在现场也引起大批观众共鸣,佩谢在2018年创作了它,他觉得人类在任何时代,总是处在较为疲惫的状态。拼图桌《鱼》则是佩谢为此次在中国的巡展特别创作的新作,他的姓“Pesce”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鱼”。
“加埃塔诺·佩谢:点石成金”为洞悉加埃塔诺·佩谢的精神世界构建了一个生动可感的观展体验,这场展览不仅探索了他奇趣的创作理念,也挑战着观众对设计与艺术的惯常认知。
“HanDong”
Gallery Sohe展览现场
浑厚的形体,犹如山石走兽,通体着重色,覆满斑驳的痕迹,像是历经风雨地伫存许久。在室内的某处发现韩冬的雕塑,会深感对比差异十分显著。
创作中的韩冬
韩冬自诩“泛灵主义者”。他的社交软件中除了分享友人或自己的展览、现代主义雕塑和建筑、做首饰的爱好,其余的,便是关于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篇。这些强领域性的信息,有时甚至没有任何视觉图像相佐。好在韩冬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这些知识碎片,是他视觉符号成因的线索。
“HanDong”
Gallery Sohe展览现场
韩冬的动物雕塑,颇似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中的礼器,器身呈椭圆状,吻部前突、吻梁隆起,前躯小、后躯大;这类形态又在韩冬的实用性雕塑(functional sculpture)中得以演绎:或向中心聚拢,呈蜗体状;或向两端延长,落于地面,呈四足兽状。
“HanDong”
Gallery Sohe展览现场
被抽象后的雕塑形态,为人的肢体动作以及生活场景的使用预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调整雕塑的体量,为简化后的雕塑曲面赋予功能。
创作中的韩冬
韩冬说,“现代人类的大多数精神疾病始发于父权制社会,要拯救人类的精神世界必须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关于现代性所引发的种种文化范畴的“病症”,韩冬在身体力行雕塑的过程中,尝试提出如同临摹自然一般的方法论。
“HanDong”
Gallery Sohe展览现场
这种混合形态的整体艺术风格,帮助引导观者穿越思想的启蒙,去往不同时期的文化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超越中心与边缘、文明与野蛮区隔的认知。
——来源:一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