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

发表于:2023-10-19 编辑:江左

文朱莉


水墨,凝聚着中国人特有智慧、气度、神采,水墨所呈现出的“中国气质”处在永恒的变动之中,与时间同构的水墨精神,历久弥新。随着水墨的精神内核演化渐进,水墨的表达形式骎骎求变。“然品之高,先贵有学”,水墨艺术家孳孳于前哲先贤,法其要,研其精,思补益。进入21世纪,中国水墨立足东方,观照全球,展现出当代文化的践行与思辨。

《中国水墨年鉴2022》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水墨年鉴”课题组推出的第三部年度水墨观察录,是对水墨创作的现状展现,对水墨新变的年度刷新。以文化背景与学术判断的多元,学术高度、当代思考、国际视野的坚持,“老艺术家有新作,青年艺术家有突破”的原则,专家们内观当代现实,反思当下创作,观照中国水墨,精选出了81位水墨艺术家,以彰显水墨的绵延生命力与裂变进化力。延续2020、2021年的出版规制,《年鉴》体例由“艺术家”“水墨文章”“水墨现场”“水墨大事记”等部分构成。

本年度年鉴特别邀请安远远、范迪安、罗世平、潘公凯、邵大箴、许杰、薛永年、殷双喜、赵力9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由何桂彦、冀少峰、江宏伟、林似竹(Britta Erickson)、刘丹、刘霖、柳淳风、刘庆和、鲁虹、邱志杰、王璜生、王焜生、吴洪亮、徐累、于洋、张捷、张颂仁、张子康组成推荐委员会;由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荣宝斋、嘉德艺术中心、北京画廊协会、艺术北京、青年艺术100组成推荐机构,致谢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的特别支持。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


时逢新书付梓之际,艺讯网特邀专访到项目发起人、年鉴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力教授,经由《中国水墨年鉴》项目为视角出发,以观笔墨中的时代精神及中国水墨之当下与未来。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

赵力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

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01

水墨语言与时代精神

Q:

《中国水墨年鉴》项目的前身是《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自2014年创办以来,项目历经了近十年的迭代及发展,您作为项目发起人及主编,请先谈谈项目的缘起,以及期间重要的变化性节点?

赵力:自2010年以后,中国水墨的创作从一个高潮进入到相对平稳的时期,这期间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我们对于中国水墨的学术性整理不够,缺乏对水墨创作与当代艺术语境的整体性梳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地展示新兴的创作力量。所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开始先做了两次关于青年水墨的整理,推出了《中国当代青年水墨年鉴》,主要聚焦于水墨创作的新兴力量。大概到2016至2017年,随着进一步的梳理,我们开始希望重新以一个更大的框架和视野来进行学术研究与建设,首先是去除年龄的限定,不以新旧作二元对立,而是以年度为单位去观察水墨的进展,由此扩展为《中国水墨年鉴》。

《中国水墨年鉴》跳离了原来只对新兴创作力量的聚焦,而从整体格局方向出发来关注中国水墨的创作现状。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关注点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欧美地区所关注的艺术家名单不同,关注点也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普遍性的共识。那么这也反映出一个底层问题,即中国水墨尚未获得足够多的关注,并且缺乏学术讨论、交流的机制与平台。正如2015年“新水墨”市场的短暂爆发,这个爆发期远滞后于中国近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这正是由于缺乏学术支持与共识,因而很难维持长期的生命力,所以热度很快就过去了。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5)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6)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7)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前言/目录/数据、图表量化分析)


Q: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专门成立 “中国水墨年鉴”课题组,为《中国水墨年鉴》提供了更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您认为依托学院教育与科研背景,会给中国水墨艺术的研究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赵力:以前我们看到关于水墨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以个人研究或者运营公司为主,另外美术馆也有所涉及,如:MOMA、大都会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均有研究计划。但这些还是以“点”状来进行的,需要有一个平台的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面”的交集。那么在研究平台搭建的角度,中央美术美院肯定是重要的学术平台,它既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传统、学生基础,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水墨年鉴”课题组的成立,依托学院资源与教学体系,能更好地整合学科力量,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中国水墨研究。此外,在对学院日常教学、课程科研及师生艺术创作的持续关注中,能使得《中国水墨年鉴》的研究更为日常化。通过日常化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实际上会更加细致,同时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将形成更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8)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9)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0)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艺术家版块)


Q:

《中国水墨年鉴2022》中的年度艺术家名单,由推荐委员会及机构共同推荐,除了反映出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及思考,也从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水墨创作的整体生态。请您结合艺术家的参与机制、题材、年龄层等角度,谈谈艺术家入选的依据及标准。

赵力:《中国水墨年鉴2022》年度艺术家名单的入选标准与组委会的工作机制有关,通过组建学术委员会聚集了老中青三代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力量,以共同提名与筛选的形式开展相关工作,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公信力。首先,我们在学术委员会下设了推荐委员会,推荐委员会的关注范围和名单基数会更大,涉及到海内外主要的美术馆、博物馆、教学机构、科研组织及策展人、学者等。通过推荐委员会推选的名单,学术委员会将再进行新一轮的甄选,最终形成年度的艺术家名单。那么最终我们会发现,每年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年龄层、风格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相关数据也在不断地更新,由此需要做的是将研究数据放置回更长的时间维度、历史语境中去考量,以把握其中核心规律性的问题。

从题材来看,2022年度入选的81位艺术家中,主要从事山水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共30人,占比37%;从事人物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共22人,占比27%;从事其他(抽象、都市景观等)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共18人,占比22%,从事花鸟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共11人,占比14%。可见,从前几年水墨创作以人物题材为主,现在慢慢山水、花鸟题材占比高了起来,这也反映出中国水墨艺术创作的一种趋势。当然水墨研究已不能简单的以题材来划分,我想明年在统计中会更多的考虑诸如媒介、性别等问题。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1)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2)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3)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艺术家版块)


从年龄层来看,20-40后的艺术家9%,50-60后的艺术家39%,70后的艺术家30%,80-90后的艺术家22%,其中以50-60后、70后一批相对成熟的艺术家为主。这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根基与脉络,使得青年艺术家需要更长时间来研修与积淀。若以30岁完成硕博士学业来看,一般仍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对成熟、理想的创作状态。我们也常会感到在毕业展上,装置、影像、新媒体等方向的毕业生很快能吸引眼球并崭露头角,而青年水墨艺术家一般都比同年龄层的成熟期晚5-10年,他们会经历更长的创作探索期。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体系,青年水墨艺术家想要找到突破口与自己的方向,实际上是非常艰难的。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4)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5)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艺术家版块)


02

中国水墨的“可能性”何在?

Q:

除了对艺术家创作的关切,通过对相关学术文章的梳理,年鉴也收录了以学术委员会为首的艺术史学者对中国水墨艺术创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您认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中,呈现出了哪些重要的特征?以及未来,《中国水墨年鉴》会更多地关注哪些核心议题?

赵力:我觉得目前在研究中国水墨方向上,依旧是严重不足的。看似有很多研究文章,但是真正意义上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国际性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那么最重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面对庞杂的创作案例、大数据资料,如何找到课题研究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研究材料进行大量的甄别与筛选。第二,目前研究资料并不完整,基本上还是碎片化的,艺术家的作品、研究文本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收集,建立完善的文献库检索体系,为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及便利。第三,研究人才有断层的问题。八九十年代中国水墨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当时很多的批评家、学者,包括像邵大箴先生、薛永年先生、郎绍君先生、刘骁纯先生、皮道坚先生,以及范迪安、易英、殷双喜、尹吉男等老师们都曾关注过中国水墨研究。但在此之后,年轻一代的批判家、学者们投入的关注度及所引发的影响力出现了很大的滑坡,这也侧面佐证了中国水墨研究的热点性与持续力的不足。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6)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7)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艺术家版块)


鉴于此,《中国水墨年鉴》开启了研究文章的征集工作,将具有研究深度、前沿性的文章进行梳理,同时配合研讨会的形式开展更深入的探讨,继而以此作为长期的课题关注点。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挖掘更年轻的研究者,聚集更具活力的研究团队。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需要具备更国际化的视野,以开放的态度邀请国外的研究者,尤其是青年研究者参与到项目之中,让全球的研究力量能聚焦过来,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所以我们每年也会把《中国水墨年鉴》寄到全球的各个美术馆、博物馆、学术机构的专家们手中,目标也是让大家共同来关注中国水墨的发展。

涉及到具体的议题,比如传统与当代、中国主体与全球视野、精神内核与表现形式、市场研究等都是年鉴一直在讨论的关键性问题。水墨与谁为伍?水墨如何去反映现实?水墨如何去看待传统?水墨如何国际化?我们不断地在尝试回答上述问题,而这核心实际上就是水墨的存续与发展、水墨的独特性问题。在当下,首先水墨之所以重要更在于其中的“可能性”,而不是要急于去定义水墨本身,我们应该更包容和更有想象力一些。由此,在选择水墨艺术家的时候我们是开放的态度,鼓励多元的创作与思维创新。其次,到了下一阶段水墨的“社会性”议题应该需要被更多地关注,观众如何去观看水墨,如何参与水墨创作,我觉得同样非常重要。另外,水墨创作本身宁静、空灵的意境对人们也有一种安慰与疗愈的力量,面对当代人的困境或者精神性诉求,水墨也可以做出一种别样的回应与阐述,这同样也是对水墨“可能性”的一种探索。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8)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19)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0)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艺术家版块)


Q:

《中国水墨年鉴2022》中“水墨大事记”版块,将展览、研讨会、出版、收藏、市场等事件以时间为索引进行了编目,更立体地呈现了不同艺术界参与主体对中国水墨的态度及观察。您作为艺术管理及艺术市场的专家学者与践行者,请您从机构、市场的角度展开来谈谈。

赵力:现在整体的艺术市场波动性很大,这是因为有外部环境,以及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多重影响。市场永远是波动的,不可能保持恒定,但艺术家的创作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要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探寻属于自身的核心语言。面对市场的波动,最终实际上不可改变的仍是艺术价值的恒定性。因为艺术价值能够抵抗时间,超离出历史阶段,从而被保留下来。

我个人认为,这几年的中国水墨艺术市场会锻炼出一批更有价值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把一些心智不稳的艺术家淘汰掉。在现阶段,艺术家心性的稳定,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力的持久坚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市场淘汰完以后会有所修复,会把一些原来被埋没的、被忽略的艺术家重新找回来,所以核心依旧是价值问题。每个人都有机遇,只是可能还没到时候。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要珍惜每一次的创作机会,同样也要珍惜每一次的展览机会。如今信息传播如此之发达,如果每次的艺术呈现都能有最佳状态,是很难不被看见的。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1)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2)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3)

▲ 《中国水墨年鉴2022》新书内页(水墨文章/水墨现场/水墨大事记版块)


Q:

除了理论研究外,水墨年鉴组委会也不断通过组织系列展览来探讨中国水墨的发展方向及多样性,如近年:策划举办“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两届年度大展;参与组织“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馆展”(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和其光——千禧之后的中国水墨”(北京大学承泽园)、“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展(第七回)”(武汉美术馆)等多项水墨艺术展览。作为展览策划及组织方,请您结合展览,谈谈对水墨精神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赵力:《中国水墨年鉴》项目与展览实际上是两个系统,展览不是对年鉴的罗列性展示,而是通过问题意识出发,有选择性的对作品进行呈现。比如针对山水的问题、情境的问题、观看的问题、景观的问题等等。我觉得展览核心一定是要提出问题,但并不需要给出确切的答案。通过一个核心概念的提出来激发问题意识,这个问题意识包括两个方面,既是提给我们自己的,又是提给观众的。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与美术馆馆方加强合作,最终形成具有学术性的对话,又能增加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使得展览空间成为体验的空间、精神的空间。此外,每一个展览本身最终也将成为一份档案与研究基础,都是对于水墨精神的再理解、再出发。我也希望未来的展览不仅是作品展,也能让艺术家们从工作室、画室走到展览现场,走到作品面前与观众有更多的交流。相信通过让水墨创作更多地介入现实场景和社会议题,将能进一步加强艺术与人之间的切实关联性,继而更好地延续水墨创作的生命力。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4)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5)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6)

▲ “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展览现场


03

中国水墨的当代性线索

AI时代语境

中的跨界拓维

Q:

您与团队曾在“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展”(武汉美术馆)的策展理念中提及:“水墨的媒介特性,客观上确立了当代艺术家对于水墨作为创造路径的认可,但真正的问题也因此显现——艺术家应该如何在水墨中寻找当代性的线索?”。水墨传统的当代转换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中国水墨的“当代性的线索”,您是否有新的思考?

赵力:中国水墨中“当代性的线索”首先包含着艺术家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以及对主体意识的思考。水墨要创新和走向国际与当代,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汲取,一方面是链接全球语境与社会问题,建构以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世界水墨观念。我认为,现在最大的“当代性”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存问题,这个生存问题包含了很多刻骨铭心的现状,比如说原来考虑吃饱穿暖,现在还有疫情、战争、能源与环境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具体到艺术家的创作层面,“当代性”则更多的在于对未来的预判与预见性。面对当下的生存处境,用水墨创作的方式如何启迪思考?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水墨的核心创造力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7)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8)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29)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0)

▲ “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展览现场


Q:

随着艺术实践与研究的深入,水墨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展,如“新水墨”“实验水墨”“观念水墨”等概念的出现。同时在AI科创时代的当下,许多水墨艺术家也在不断尝试将虚拟、算法、互动装置等融入跨媒介创作之中。您如何看待水墨艺术创作的“边界”问题?以及科技、数字化对中国水墨带来的影响?

赵力:我最近参加了一场有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学术研讨会,期间有位科学家称“AI让人更像人”,借由此我提及“AI让艺术更像艺术”。AI通过算法对以往历史、知识进行总汇与再演绎,但它无法创造与生成新的知识,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感知与学习来认识世界,具有发现未知的创想力,这也是人与机器的核心差别。“AI让人更像人”体现在当机器承担了检索、再演绎的职责后,人应该更关注在如何发挥其创新性天赋上,回归到这一更高维度的生命价值之中。“AI让艺术更像艺术”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解放了技术层面、模仿层面的审美认知局限,使得艺术家聚焦在带来非凡想象力,带领观者进入新时空、新世界的能力层面。在AI面前,艺术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艺术的独特身份。此外,我们常会提到科技与艺术间的跨界问题,跨界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要生成新的事物。如艺术与医学、生态学的融合,不只是学科知识、工具上的叠加与互证,而应该是真正地融合成为新的形态与表现形式,不断地扩展学科边界与思维认知。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1)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2)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3)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4)

▲ “水墨文章——我来对景: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七回)”展览现场(武汉美术馆)


Q:

最后请您再介绍下,《中国水墨年鉴》项目的后续新规划及未来发展目标。

赵力:我认为《中国水墨年鉴》项目未来的发展要跳离开所谓单一的“年鉴”模式,年鉴的模式指的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梳理、记录,模式的转变是为了让项目更有创意与未来性。第一,我们需要建立新的观察机制,比如关注艺术家的创作及成长过程,把“过程性”问题的思考纳入纪录、研究之中。这一过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数据库来完成,通过拉长纪录、研究的周期,以使得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最终的作品层面。第二,我们希望去到真正的第一现场,避免二手材料堆积所形成的隔阂。希望项目能够有更多的现场感,去呈现一个鲜活的现状。第三,项目要立足国际化,水墨作为中国的传统,也是当代性的媒介与国际化的语言。在未来,《中国水墨年鉴》项目需要有一个更大的胸怀,将国内外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国际化的视野,同时邀请全球力量参与共创。第四,我们需要纳入更多的年轻学者,搭建能够推陈出新的青年团队,使得项目更好地呈现出年轻态的活力。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5)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6)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7)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8)

▲ “往来成古今——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开馆展”展览现场


《中国水墨年鉴2022》

新书推荐语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39)

安远远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


经历了我们自身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历程,中国水墨不断被重新定义。而《中国水墨年鉴》的编撰,不仅记录了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也是对当下“水墨”文化的组织形式、艺术家个人状态的表达有更多的关注,“年鉴”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个便捷的互联网交流下的一种文化样态。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0)

何桂彦

(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当代水墨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呈现了传统文脉的绵延、艺术形态的当代转换、笔墨趣味中的时代精神,而且,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与艺术史逻辑,构建了独立的、完整的艺术谱系。当代水墨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的艺术家们如何赓续传统,寻求现代之路,如何借助个人的体验与现实关照,强化中国经验,注入当代文化内涵。《中国水墨年鉴》的编纂与出版,从时间上看,有其即时性、在地性的特点,多少具有田野调查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这些丰富的文献与作品资料会成为构建中国当代水墨叙事与推动美术史研究的关键。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1)

刘丹

(著名艺术家)


水墨画的创作,是在一种特定的语言中进行的,这不仅是指它特有的词汇,如对皺法和线条的命名等,它也显示这种语言是以何种方式编码我们对世界万物的感知,并帮助我们去塑造对自然和文化的体验。祝贺《中国水墨年鉴》的出版。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2)

刘庆和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水墨年鉴2022》的出版发行,是新时期对水墨创作的推动和助力,祝愿《年鉴》越办越好,伴我们前行。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3)

鲁虹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


多年来,《中国水墨年鉴》编辑委员会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水墨艺术家和优秀作品。而这对于促进中国当代水墨的健康发展显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衷心祝贺《中国水墨年鉴2022》的出版。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4)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协副主席)


《中国水墨年鉴》是当下中国最独特的对水墨画发展进行跟踪、记录、整理以及学术评价的一本重要出版物。它所具有的核心价值,在于探讨中国本体的艺术在21世纪的今天到底能有哪些新的面貌和新的尝试,并且在更长的文脉中,探讨它所起到的新的作用。所以,《中国水墨年鉴》所做的工作,不仅是具有历史性的,而且是有未来感的。《中国水墨年鉴2022》的出版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希望它不仅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希望它成为指导水墨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支撑。


(以上,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5)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6)


《中国水墨年鉴2022》体例:

“艺术家”:是对年度表现突出的水墨艺术家及其所参与重要艺术活动的记录。2022年,编委会结合艺术家的重要展览、奖项、出版、收藏及新作新貌,为每位艺术家撰写“年鉴语”,简明概述入选理由,品评最新创作成果。

“水墨文章”:是年鉴编委会面向社会征集学术文章,爬梳年度研究文献,通过5个学术面向,建立学术成果索引,总结年度高频议题,挖掘学术热点,展现时代关切。

“水墨现场”:是对课题组系列学术展览及其学术活动的回顾。2022年,年鉴组委会特别策划“万重山——中国水墨年鉴展”,以“卧游”“凭阑”两个板块,展出25位艺术家的架上绘画、影像、装置等精品力作60余件,探讨中国水墨艺术方向。

“水墨大事记”:关注2022年水墨艺术事件,包括展览、研讨会、出版、教育等。以客观视角追踪年度水墨事件,又以时间编目索引,便于检索与回顾。

《中国水墨年鉴2022》年度艺术家:

周韶华、崔振宽、丁观加、彭先诚、贾又福、王冬龄、梁铨、刘丹、田黎明、徐乐乐、王璜生、邓卜君、胡伟、江宏伟、刘进安、刘云、边平山、李津、沈勤、周京新、李孝萱、南溪、王天德、刘庆和、张江舟、郑重宾、林天行、徐累、邵帆、魏立刚、武艺、朱伟、姜吉安、雷子人、王法、王晓彤、章燕紫、林海钟、邱志杰、丘挺、魏青吉、吴高岚、徐坚伟、曾健勇、陈荣义、张见、高茜、谭军、崔强、方原、彭薇、冰逸、马骏、王牧羽、徐华翎、杭春晖、潘汶汛、郝世明、徐加存、王煜、程保忠、刘琦、祝铮鸣、孙浩、康春慧、李婷婷、彭剑、王濛莎、王赫、肖旭、曾霆羽、王霄、苏煌盛、曾建颖、李森、张闻、马灵丽、于瑜、林静云、宋岫音、谢天卓

采编丨余娅

相关图文资料:由中国水墨年鉴编委会提供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7)


图书信息:

《中国水墨年鉴2022》

主编:中国水墨年鉴编委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ISBN:978-7-108-07677-9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安远远、范迪安、罗世平、潘公凯、邵大箴、许杰、薛永年、殷双喜、赵力

推荐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何桂彦、冀少峰、江宏伟、林似竹(Britta Erickson)、刘丹、刘 霖、柳淳风、刘庆和、鲁 虹、邱志杰、王璜生、王焜生、吴洪亮、徐累、于 洋、张捷、张颂仁、张子康

推荐机构: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荣宝斋、嘉德艺术中心、北京画廊协会、艺术北京、青年艺术100

主编:“中国水墨年鉴”编委会

编委会:刘霖、李寒凝、杨之歌、蒋梦宵

翻译:陈子欣

发起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

策划单位:“中国水墨年鉴”组委会、中策文化(Z Art)

协作单位:CCAD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特别支持:致谢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8)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49)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50)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51)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52)

书讯 | 年度水墨观察录《中国水墨年鉴2022》出版(图53)




——来源 | 中央美院艺网讯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