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全国美术出版联合书单-2023年10月
《风清骨峻——中国画笔墨的承继与拓展》
吴永良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风清骨峻——中国画笔墨的承继与拓展》是“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吴永良先生通过一生的艺术探索,对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艺术特质、人文内涵、传承发展等问题所作的深入思考与总结。该书分为“求学点滴”(回忆学习经历和老先生的教学方法)、“笔墨道境”(对笔墨的综合性理解)、“以线立骨”(意笔线描的创作与教学)、“笔墨拓展”(对人物画的创新探索)四个篇章,以回溯“浙派人物画”的教育历程为起点,全方面展现吴永良在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笔墨探索和笔墨精神。“风清骨峻”既是对吴永良艺术追求的高度提炼,也意在强调中国画传习中人品与艺品密不可分的特点,展现了中国画笔墨的传承发展之道、开拓创新之道。
《皖江宝藏》
安徽博物院 编
安徽美术出版社
《皖江宝藏》由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协会联合省内30余家文博机构精心打造的文物日历。书中精选了皖江地区文博机构的366件珍贵文物,通过12个文物专题,带领读者探寻皖江流域6000年的文明历程,品味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元灿烂的文化。
全书按12个月份分列主题设置篇章,文明曙光、吉金烁古、魏晋风流、楮墨留真、皖江瓷韵、皖乐清音、丛林妙相、桐城文脉、皖工创物、姑宣画趣、风雅江南,繁华皖江等12个主题,记录皖江地区文明的诞生、王朝的更替、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变迁、经济的昌盛、艺术的繁荣、工艺的精妙。书中由安徽博物院文物专家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皖江珍贵文物,并从器物类型、工艺特色、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解。通过平实简练、逻辑层次每日带您品鉴一件皖江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书中集30余家国有文博机构馆,366件藏文物珍宝。内容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类别包括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漆器、纺织品、竹木牙角雕等等。书中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凌家滩的精美玉器;有皖江青铜文明的礼乐华章;有魏晋时期江南士族的超逸洒脱;有繁昌、宣州千年窑火的光华璀璨;有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的绕梁余音;有莲花佛国九华山的丛林庄严;有声名显赫的“桐城文派”的经卷诗书;有碑学宗师邓石如的笔墨酣畅。有姑宣城画派萧云从、梅清的妙笔丹青;更有芜湖铁画、江南漆器的巧夺天工。
《美国表象》
[美]斯蒂芬·肖尔 著
周仰 译
浙江摄影出版社
《美国表象》是美国摄影家斯蒂芬·肖尔拍摄于1972—1973年间的系列照片,大多数都是没有发表过的。这些照片将纪实摄影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肖尔的美国旅行日记,第一次展出于纽约的光线画廊时,令批评家感到了困惑。这些数以百计的彩色画面,冲印于新泽西州的柯达工作室,与当时被主流媒体所认可的黑白艺术摄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一种看上去似乎不合时宜的作品,却由此成为新的纪实摄影的标准,是继沃克 ·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跨越美国体验之后,继续影响当今摄影的一种形式。
《颜真卿修西亭记碑》
历代碑帖精华编辑委员会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原由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收藏,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西亭记”。碑石所刻字体和笔法风格与颜真卿真迹书法风貌一致,属颜真卿书风完全成熟阶段作品,也是颜真卿从未露面的一件书法作品。相较于我们目前所见的颜氏作品,碑刻原石的存世数量几乎寥寥,此作也愈发珍贵。这件残碑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颜真卿宦游湖州时期的存世碑刻,颜真卿69时岁。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亦或是碑刻书法“风格”诠释中的诸多因素,这件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都具有重要价值。
《红楼梦》人物故事
潘彩英 张明 改编
丁世弼 郭秀庚 戴敦邦等 绘
辽宁美术出版社
在20世纪80年代,辽宁美术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红楼梦》主题连环画,颇受好评,堪称《红楼梦》连环画精品中的精品!多年来,该书再版呼声不断,它就是七卷本连环画——《〈红楼梦〉人物故事》。
辽宁美术出版社版七卷本《〈红楼梦〉人物故事》 系列连环画从改编到绘画都汇集了诸多连坛高手——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丁世弼先生、郭秀庚先生历时四载,积数年艺术功力,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开放的思维观念全新演绎,再现了“红楼大观”的别样风景,使之堪称艺术收藏珍品!这套连环画摹写人物众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游艺、园林建筑、服饰饮食等巨细内容,艺术家皆能真切摹写,形象地再现了“红楼一梦”。这七卷本作品既具有相当的审美高度,又兼融明清绘画之精髓。其在传统工笔线描基础上,通过唯美的构图、精湛的线条表达出不同人物的神态风韵。与清代著名画家孙温绘《红楼梦》相比,戴敦邦先生、丁世弼先生、郭秀庚先生创作的红楼人物更具人物个性,为不同人物赋予了不同的体态特征,将人物内在性格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给读者。画家的精益求精和呕心沥血,使此套《〈红楼梦〉人物故事》斩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创作二等奖、脚本二等奖等。《〈红楼梦〉人物故事》由此成为新中国《红楼梦》题材连环画中最为经典和瞩目的代表作之一!
全新版的收藏级《〈红楼梦〉人物故事》系列连环画,分别为:《宝玉和黛玉》(上下)、《王熙凤》、《晴雯》、《司棋与潘又安》和《尤三姐》、《鸳鸯》,共七卷本。艺术家用炉火纯青的传统绘画语言,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红楼梦》这一文学巨著,其间所蕴含的妙旨雅韵,美质诗情,有待读者亲自感知、探索。与其他版本不同的是,辽美版《〈红楼梦〉人物故事》连环画更加忠实于原著,其情节的连贯性和绘画创作的严谨性超越以往。据辽宁美术出版社资深编审李皓回忆:为了准确表达不同人物的言行举止,绘者研读原著,反复琢磨,力求与原著同频共振,每天创作至凌晨已是常态,经过四年的艰辛创作,最终完美再现了《红楼梦》的人物神韵和原著风采。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曾盛赞这部连环画作品与文学原著珠联璧合,堪共传久远!
《另一张面孔》
金匠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本书从朱元璋穿龙袍的两副面孔出发,一类是面目异怪的异像;一类是官方御容的标准像。这两种图像同时存在于故宫的庋藏中,那么,谁才是真实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几乎相似的臆造图像呢?这些图像具体出现在什么时候,其目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开始流布开来的?让朱元璋“异像”的诞生和流布的“合理性”是什么?
图像代表了一种看待历史的新视角。本书为艺术史学者金匠所著,以图像代叙述、以图像代历史阐释的手法,从一个小小的现象,影射出明代社会中的丝丝缕缕。全书以历史的视角与美学的视角相结合解读真实的背景,给予读者新的研究定位,以一个小切口抽丝剥茧地探讨了图像的艺术美学。
《甲骨文印谱》
王本兴 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甲骨文印谱》本书从数千方甲骨文印章中,选取予喜欢的约七百余方印章,刊印成册。这些印章在编排刊印时,除砖印一类大印进行缩小、又将只有数毫米见方的小印放大外,其余印章均为原大。特别是有些印章的侧面边款,刻上五百至一千多字的款识,除不能刻错一字外,还不划格子,不打草稿,完全是信手而为,恰到好处,自然天成。不仅考验了我的耐心与细心,还考验了我的文字与刀笔功力。雪泥鸿爪,这都是过往体会与收获,现在刊印出来,不过是与同好交流讨教而已。
《光影笔墨:20世纪山水画的现代转型
(20世纪初—80年代)》
陈青青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该书从艺术史学及图像研究的视角,选取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国山水画,从主题意识、图式风格和笔墨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取了20世纪山水画现代转型一个重要的语言表述:光影笔墨。围绕“光影笔墨”,全书以光影因素在山水画中与笔墨相融合的具体实践为线索,贯穿比较思维视野、立足论画观点、聚焦创作方式、展开类型分析。同时,立足历史实践经验与当下文化视野,由具体的光影笔墨图式反观其背后所引发的宏观命题。
《承前启后 继绝扶衰
——五凉历史文化展》
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 编
黎树科 主编
读者出版社
五凉文化作为凉州文化的核心和代表,是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在中华民族融合和文明嬗变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武威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本书介绍了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展出的五凉时期的青铜器、墓志、碑刻、石塔、木牍、文书、砖画、佛教壁画及五凉姑臧城和石窟模型等文物藏品,通过五凉时期的“政权兴替、民族融合”“经济繁荣、贸易畅通”“名门著姓、文化传承”“避难来者、日月相继”“文教兼设、多措并举”“牖启人文、德润武威”等十二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五凉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诠释了五凉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现当代岭南美术大家全集系列)
梁世雄全集》
梁江 主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梁世雄先生为岭南画派第三代领军人物,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他的创作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直接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区域重大美术创作现象,其培养的学生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核心人物。“创作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国家”,他是人民的艺术家。
本全集系统整理了梁世雄先生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以严谨、专业、规范的学术态度对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将其毕生创作分门别类地做了系统梳理,并辅以最新的学术研究,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梁世雄先生艺术创作的整体面貌。该全集共分八卷:《梁世雄全集 山水卷一》《梁世雄全集 山水卷二》《梁世雄全集 山水卷三》《梁世雄全集 人物花鸟卷》《梁世雄全集 写生卷一》《梁世雄全集 写生卷二》《梁世雄全集 画稿卷》《梁世雄全集 综合卷》,全面收录梁世雄先生各个创作阶段的艺术成果。另,该全集也是融媒体出版项目,着力在美术文献类的融媒体出版方面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东方海错绘:海洋生物水彩手绘图鉴》
李李 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东方海错绘:海洋生物水彩手绘图鉴》用14个海洋生物案例来讲解写实水彩绘画中的技法,以及怎样通过水彩技法表现不同生物表面材质的质感。每个案例都带有同物种的科普知识拓展。画风细腻明快,技法丰富,步骤详细,是水彩爱好者及“细节控”的福音。
本书选择的生物种类源于中国清代聂璜的《海错图》和日本毛利梅园的《梅园介谱》这两部极具东方特色的海洋经典古籍内容,将写实水彩、古籍记载以及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进行融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经典古籍的契机,给热爱文学、热爱绘画、热爱生活的读者打造了不一样的经典读物。
希望你在画这个生物的同时,也能真正地了解它,感受它。一起去大海里寻找宝藏吧!
《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的建构与转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9—1966》
孙浩宁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研究对象,探讨美术出版社作为新国家形象传播的塑造者、新文化价值体系传播者的形成过程、生产机制、传播方式,以及艺术家在消失的“日常”中找寻个性抒发的现实路径,以此剖析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与艺术发展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研究角度新颖独特,是目前首部探讨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间美术出版社体制生成的学术专著,既填补了出版史上的一个空白,又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空间。本书的出版,将对新中国美术出版的研究有较大推动,同时也能满足专业人员和收藏者的研究需要,必将产生很好的社会文化效益。
《兰嘎西贺》
傣译汉:普学旺 岳小保等
汉译英:毕晓红
云南美术出版社
《兰嘎西贺》是一部傣族家喻户晓的民间叙事长诗,广泛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保山等州市的傣族地区。长诗以阿罗替雅王国(或勐沓达腊塔)朗玛满和勐兰嘎王国十头王争夺西达公主为线索,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而又曲折尖锐的斗争,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长诗内容异常广阔,结构庞大,主题鲜明,立意深邃,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富有神话传奇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傣族人民喜爱。
傣语“兰嘎西贺”的意思是“兰嘎地方长有十个头的国王”,学者认为,“兰嘎”即斯里兰卡的古称“兰卡”,因长有十个头的“十头王”奢淫无度,导致人神共愤,所以有人又将它译为《十头魔王》。《兰嘎西贺》 对后世的傣族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傣族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新时代进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在我国傣族地区流传的《兰嘎西贺》有两种抄本,一种抄本篇幅较大,有一万五千行以上,称为“大兰嘎”;另一种抄本篇幅相对简略,约三千至五千行,是大兰嘎的缩写本,又称“小兰嘎”。迄今大兰嘎抄本已翻译出版多次,并已于2022年入选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小兰嘎抄本至今尚未有人翻译出版。本次翻译出版的抄本即为小兰嘎类,是2011年在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万德美家发现的抄本,此书现由万德美和万建国收藏保护,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从这部长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兰嘎西贺》亦随其传播路径的不同而有一些新的变化。如《兰嘎西贺》在西双版纳地区被作为英雄史诗看待,而此次出版的小兰嘎抄本则已演变为阿銮叙事长诗了。因此,本书用傣、汉、英对照出版,以丰富傣族文学研究的内容,并为考察南亚东南亚文化传播史提供更多新颖资料。
《进道 汉字设计》
韩绪 邵行 陈华沙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设计创新研究所历时两年,集传统传承、理论再辨、实践创新的《进道 汉字设计》揭秘国内首个高校定制字体的前世今生。
本书分为源起、字义、推演、价值、大事记以及后记六个章节,书中介绍了国美进道体的起源与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书法与字体设计之间关系如何?”“复刻字体对汉字设计的意义是什么?”“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字体设计师应如何作为?”等等。
《宋拓淳化阁帖》
秦绪全 编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择选历代书法名家经典,辅以作品介绍、释文、作者介绍。此套碑帖内容的选取原则最大限度还原作者最具特色、最高水平真迹——选取尽量清晰的原作,唐摹本或最佳拓本,最大程度避免赝品的选入;选取最能代表作者书法面貌的作品,例如此系列收入的王羲之作品集、王献之作品集多为原真迹拓本,现市场上多为翻刻本,无法不能代表王羲之的书法水准。
——来源 | 安徽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