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传声|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

发表于:2023-11-23 编辑:晓钟

文/蔡树农 刘兴华


11月17日下午,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浙江省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主办,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承办的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江苏省青年美术馆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之“金石传声——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暨《吴昌硕 王个簃 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作品集》《王个簃书法篆刻研究》首发式”在南通美术馆举行。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400.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439.jpg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莹主持,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毛炜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先后致辞,王个簃长孙、著名画家王葵代表王个簃亲属发言,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冬梅宣布展览开幕。南通市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南通市人才学会会长张辉,南通市政协副秘书长钱志平,南通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沈宇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南通市人大原副秘书长徐国祥,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国强,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南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丘石,吴昌硕纪念馆馆长胡建华,程十发艺术馆名誉馆长、程十发先生的儿子程多多,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董芷林,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施作雄,王个簃先生的亲属代表,大型人物纪录片《百年巨匠》策划林卫平,吴昌硕纪念馆、程十发艺术馆的其他代表,各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南通市部分艺术家代表、艺术院校师生代表及新闻媒体近500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449.jpg

王个簃长孙、著名画家王葵代表王个簃亲属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456.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致辞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05.jpg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冬梅宣布展览开幕


适逢吴昌硕担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110周年之际,在王个簃先生的家乡南通举办吴昌硕、王个簃和程十发三位海上巨擘的联展,既有嘤鸣求友,衣钵相传之义,更具有推动海派绘画、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与中国近现代艺术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13.jpg

捐赠仪式


海派绘画主要是以地域命名的艺术流派,与它相类似的还有京津画派、岭南画派等,但是海派又是突破地域限制的。在近代上海对外开放、中西交融的时代潮流中,艺术在古今中外的碰撞中激发了多元的面貌。但是就书画而言,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绘画,却独领风骚,在与社会互动、发扬创新精神等方面独辟蹊径,充分体现了新兴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对绘画发展的深远影响。王个簃和程十发亦沿此脉络,沉浮海上多年,是海派绘画在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三位艺术家的联展,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海派绘画跨越两个世纪的风云变迁。除了体现艺术与社会的相互激荡,三位大师的艺术还代表了晚清以来金石画派的杰出成就。潘天寿在其《中国绘画史》中曾言:“光宣间,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赵撝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朴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使清末花卉画,得一新趋向焉。”明清以降,文人画愈加走向内心修为,虽然笔墨技法和笔墨趣味日益丰富,但是也导致逐渐脱离自然、程式化严重等问题。黄宾虹言“金石学盛,道咸画学中兴”,指出晚清以来金石入画开拓了新的书画审美路径,可视为是中国书画现代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金石趣味打破了帖学的一统局面,不仅书法吸收了钟鼎篆籀的阳刚浑厚,形成碑派书风的刚健浑朴之美,而且篆刻也融入了大篆魏碑等,增强了雄健气势。影响到绘画,一方面是金石笔法笔势与绘画的结合产生不一样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则是整体的美学倾向影响到绘画审美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23.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30.jpg

观展现场


吴昌硕受任伯年指点,以篆隶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引领晚清金石画派之一代风气。金石入画是从中国画自身内部对艺术本体进行的突破,开创了20世纪中国画的新面貌,至今仍然影响着21世纪中国书画的发展。无论是海派的开放包容,还是金石画派的借古开今,都是传统中国书画的自新之途。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他们都主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视传统为活的不断生成的系统,反对泥古不化。三人虽为师徒关系,但王个簃和程十发又拥有自出机杼,突破师门的勇气和才情,他们的艺术体现了中国书画发展的核心正在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42.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552.jpg

吴昌硕作品


王个簃拜在吴昌硕门下,薪传吴派正脉,又能采诸家之长,诗词朴素清丽,书法端严浑穆,篆刻巧拙兼备。吴昌硕称王个簃印学“独开门径”“英年独步”,赞誉很高。绘画上,新中国成立后王个簃的作品立足吴派而又有所跳脱,无论题材内容还是格调意境,都能紧密结合时代意趣而传新生活之气象。因得吴昌硕晚年亲传,王个簃不仅自己是传统师徒传授模式的获益者,而且先后在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美术学校任职,培养了程十发等艺术家,形成了系统的艺术教育的理念。可以说,王个簃是中国书画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的筑基者和亲历者。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02.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11.jpg

王个簃 作品


程十发则主张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统一,古今统一,东西方艺术统一。一方面,他认为笔墨是国画之本,强调笔法与修养的关系、笔法的表现力等,另一方面,他又在笔墨上突破了文人画的范畴,认为传统线条之美不仅仅局限在用毛笔画出的线条,青铜器上圆浑的金文和金属上的错金纹样都是对传统线样的丰富。他积极吸收素描造型的准确性,提倡练好速写,提高形象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同时将速写线条与中国画线条沟通,体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拥抱世界的开放性。程十发称“海派无派”,就是对海派文化多元纷繁、融汇包容的精准体认。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21.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31.jpg

程十发 作品


20世纪的中国画面对的是古老的传统如何面对一个新时代、有新的面貌的问题,个体艺术家面对的是民族性、时代性、个人创造性三者如何高度统一的挑战。吴昌硕在20世纪早期树立了一面旗帜,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王个簃和程十发也以自己的智慧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的文化立场、思想境界、创新方法值得后人不断挖掘和研究。


金石传声振国风——三位艺术家都心怀民族艺术的发展责任。吴昌硕画派当时横扫海上,从之者众,固然有艺术市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吴派所树立的雄强之风,不仅为文人画注入一剂强心剂,而且与当时扬我国威、振兴中华的社会思潮是合拍的。事实上清代碑学的兴起本身就受到变法思潮和强国之梦的影响。黄宾虹、潘天寿后来所强调的绘画的民学、强其骨等,也与此相应和,是对振备民族精神的深沉呐喊。其次,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守常达变,开拓新境,为当代艺术创作树立了典范。他们坚持民族立场,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以诗入画,以书入画,诗、书、画、印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内在生命力;他们坚持融合时代的创造,强调对生活的感悟,用画笔描写鲜活的生活,表达心中真情实感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就像程十发所说的“用最古的笔法与最新的现实相结合”,这正是古老的中国书画焕发青春和生命的必由之路。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39.jpg


微信图片_20231123173646.jpg

学术研讨会


此展由南通市个簃艺术馆馆长,江苏省青年策展人施娟策展,以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百余件书画作品、艺术年表、交游照片等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勾画出以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为代表的海派艺术大师为中国书画的传承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和光辉的艺术历程。同时,展览生成的知识和观点,不仅有效促进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研究,也大大推进了每位艺术工作者自身的学术建设、尝试和创新。


“金石传声——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吴昌硕 王个簃 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作品集》《王个簃书法篆刻研究》首发式”研讨会同时举行。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担任学术主持,来自上海、安吉和南通的30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在研讨会上深入解读了海派艺术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及以吴昌硕、王个簃、程十发师生三代对海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展览缅怀致敬三位艺术大师,我是完全带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不得不说能够将三位老先生的作品、后人聚集到南通,很不容易,对促进海派文化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来源 | 南通美术馆

声明: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Copyright(c)2021-2022 长三角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