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开幕在即 详解展览六大主题
文/宗和
贝聿铭肖像 1976 年
Irving Penn Vogue © Condé Nast
2024年6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首个聚焦于贝聿铭(1917–2019)的大型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在香港M+西展厅呈现,展览将巨细无遗地审视这位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深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的作品。
贝聿铭走上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楼梯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作为首个关于贝聿铭的全面回顾展,透过纵观并细看这位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从中归纳出六大主题:他的成长轨迹,城市空间的设计手法,对艺术的投入,与客户的关系,对几何形态、建筑物料与结构的娴熟运用,以及对历史的省思。贝聿铭认为建筑可以彰显那些跨越时空和文化的地域历史和全球运动。他的设计也体现了他对共同协作和跨文化交流的看法,反映建筑物和空间与周遭环境息息相关的信念──即建筑与生活密不可分。
贝聿铭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外1979 年
© Ted Dully/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此展览由 M+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荷兰鹿特丹 The New Institute馆长兼艺术总监陈伯康,并由 M+设计及建筑策展助理陈迺安和吴紫茵协助。
第一部分/
“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
贝聿铭成年之时正逢世界局势动盪不安。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对他的人生、价值观和建筑设计都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些事件亦让贝聿铭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以美籍华裔建筑师的身分,设计出改变全球诸多城市的作品。
贝氏家族上海合照 ,贝聿铭于后排左三 1935 年
© 版权所有,由贝洽提供
贝聿铭早期的建筑学养,汲取自他多个成长地的城市风貌,也受留学美国期间接触到设计上的现代主义的革新思想所影响。这些学术陶染以及调和多重身分的经验,使贝聿铭采用跨文化手法,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地理特征,与传统和当代建筑实践融汇一体。
贝聿铭 麻省理工学院四年级设计习作《一所香港银行家会所》1938 至 1939 年
© MIT Museum 由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提供
Walter Gropius的文章《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刊于《今日建筑》第 28 期
1950 年 2 月出版 由建筑与文化遗产城当代建筑图书馆提供
第二部分/
“房地产和都市重建”
贝聿铭因设计了多个重要文化地标而声名大噪,但他对房地产和城市规划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由于建筑业界对商业项目抱持偏见。1948年,贝聿铭加入战后美国最大的地产发展公司──齐氏威奈(Webb and Knapp)。贝聿铭参与设计的都市重建计划,尤其是在美国的那些,都侧重混合用途的规划,并着眼于为公共房屋和低收入社区改善环境。
贝聿铭向一位俄克拉荷马市官员讲解他的发展提案 约 1964 年
© The Oklahoman – USA TODAY NETWORK
贝聿铭于1955年自立门户,开设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承接的设计业务随后扩展至美国以外地区。贝聿铭及其团队不断运用都市设计、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的知识,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项目。
罗伯特·施瓦茨(绘图师) 齐氏威奈华盛顿西南区都市重建项目(1953–1959)早期方案效果图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久保田奈穂 基普湾广场(1957–1962)公寓的客厅室内景观,纽约
M+委约拍摄,2021 年© 久保田奈穂
何兆南 从香港中银大厦(1982–1989)眺望
M+委约拍摄,2021 年© 何兆南
第三部分/
“艺术与公共建筑”
贝聿铭以设计博物馆最广为人知,但出自他手的博物馆,重要之处不仅限于其独特外观。贝聿铭的设计手法,源于他对人们如何体验不同艺术类型的敏锐洞察,亦因他深信博物馆本应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共空间。贝聿铭积极邀请艺术家创作,并将这些以大型雕塑为主的艺术品融入到他所设计的博物馆、银行和住宅等项目中。
马克·吕布 贝聿铭及赵无极于巴黎杜乐丽花园 约 1990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这种做法不但反映他认为艺术和建筑能相得益彰的信念,体现他对同时代艺术家的钟爱,从中也可见他相信艺术能够提升人们的空间体验。
贝聿铭 哈佛大学建筑硕士论文中“上海中华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剖面绘图
1946 年 由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弗朗西斯·洛布图书馆提供
田方方 赵无极的水墨画装设在香山饭店(1979–1982)四季庭大堂旁的房间中
M+委约拍摄,2021 年 © 田方方
乔瓦娜·席尔瓦 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中皮热中庭室内景观
M+委约拍摄,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蔡国强《春秋:应贝聿铭先生邀请为苏州博物馆新馆作的计划》
2006 年 火药纸本裱于木板(九屏)© 蔡国强 鸣谢艺术家
第四部分/
“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睞”
贝聿铭职业生涯的成就,可以归功于他建筑技艺高超、解决问题的手腕高明,但同时也凭藉一点运气,还有在面对重要客户和重大项目时的不懈坚持。从市长到博物馆馆长,贝聿铭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善于展现出令人信赖及乐于合作的一面,并能真切体察他们的需求。他常常能够说服客户不计成本,追求比原本所想更为远大的目标。
刘香成 贝聿铭与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及宾客在香山饭店的开幕典礼上 1982 年
图片:© 刘香成
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贝聿铭的多个重大项目影响了世界各地多个城市和机构。但他同时亦须处理与客户想法有落差的情况,或应付公众因其项目所带来的转变而批评反对的局面。
保罗·史蒂文森·欧雷斯(绘图师)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
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中拿破仑庭院金字塔 入口的白天效果图,巴黎
1984 年 铅笔纸本 图片:M+,香港,获授权数码复制 ©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MIHO 美术馆(1991–1997),滋贺县信乐町施工挖掘照片,
配说明文字写道“保留山丘,更换泥土,山丘上重新植林”1995 年
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手稿部贝聿铭文件档案盒 459,案卷 6
穆罕默德·萨姆吉 从公共海滨长廊望向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多哈
2021 年 M+委约拍摄,2021 年 © Mohamed Somji
第五部分/
“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
贝聿铭认为造型、物料和技术三者密不可分。他的团队进行过广泛研究,为建筑界引进许多创新物料和结构。在齐氏威奈公司以至他后来的项目中,贝聿铭领导团队合力探寻别出新意的选材策略。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钢铁的多种用途,而且能兼顾结构完整性和经济效益。
马克·吕布 贝聿铭及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检视罗浮宫金字塔的玻璃样品 1987 年
© Marc Riboud/Fonds Marc Riboud au MNAAG/Magnum Photos
本部分展示的项目都显露出贝聿铭对建筑物料的敏锐触觉,他透彻掌握材料如何能为生活空间增添生气,从中也可见他为实现方案煞费周章所付出的心力。
齐氏威奈 圆形螺旋公寓(1948–1949,未建成)入口和低层单位立面图,纽约
约 1948 年 水彩纸本 图片:M+,香港,获授权数码复制©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何兆南 中银大厦(1982–1989)外墙一景
M+委约拍摄,2021 年 © 何兆南
久保田奈穂 望向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1968–1978)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
2021 年 M+委约拍摄,2021 年 © 久保田奈穂
第六部分/
“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
在其职业生涯中,贝聿铭一直致力寻找方法令现代建筑的技术发展及改良社会的使命,能够与他的建筑项目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和历史融合一起。他的这种手法并非所有人都能了解和认同。到了 1980年代,许多建筑师与文化评论者开始贬斥贝聿铭,认为他参考旧有建筑方式,只是混合不同风格的肤浅手法。然而,贝聿铭从文化和历史原型中掇菁擷华,意在汲取前例,从而构思出切合当地需求和建筑物用途的造型和空间设计策略。他灵活借採传统元素,与当代现状保持一种富有成果的张力。
乔瓦娜·席尔瓦 一名新娘在大卢浮宫计划(1983–1993)的黎塞留通道留影,巴黎
M+委约拍摄,2021 年 © Giovanna Silva
穆罕默德·萨姆吉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的多刻面主建筑一景,多哈
M+委约拍摄, 2021 年 © Mohamed Somji
米田知子 延伸至MIHO 美术馆(1991–1997)的吊桥一景,滋贺县信乐町
M+委约拍摄,2021 年 © 米田知子
田方方 苏州博物馆(2000–2006)大厅框起了花园中的石景等主要景观
M+委约拍摄,2021 年 © 田方方
世上少有人能像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17–2019)一样,敢于以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为抱负,并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贝聿铭的职业生涯纵贯七十载,其备受瞩目的建筑项目横跨多个大洲,奠定了他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领域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本文图片均由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提供)
——来源 | 艺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