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书写——陈远诗与书品评沙龙在南京举办
【作者简介】
陈远,历史学者,书法家,现居北京。多年来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知识分子研究等题目,著有《燕京大学:1919—1952》《消逝的燕京》《在不美的年代里》《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新传》等十余部著作。近年来转向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与古代思想史的梳理、书画史的重新建构等领域。新著《我读论语》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书画师从黄永厚先生, 由汉代摩崖石刻入手,兼采众家,得雄浑之精神,成古朴之风貌。另有旧体诗八百余首,聊遣生涯。
策 展 人 说
文 | 苏南
《日常书写——陈远诗与书品评沙龙》近日在南京举办,陈远先生由北京南下,携自作诗札40帧并新著《我读论语》与观众读者及朋友分享。
陈远诗作大致三种内容,感喟历史,直面社会,友人唱和,更具特点的是将诗稿书于笺纸,从中可以窥见他习书的轨迹并成就了自己的面貌。
新著《我读论语》是陈远做视频直播系列节目的文字记录,因其口语化,读来通俗有趣,轻松明白。如作者言,想通过这本书破译两千多年政治的密码。
此次沙龙活动将举办两场,多为南京地区的著名学者教授、作家诗人、书画艺术家参加,由长三角美术家网、北斗诗苑主办。
期间,南京大学《群学书院》也于5月24日、26日举办两场活动,一是陈远《我读论语》新著发布会,再是《燕京大学如何崛起》讲座。
陈 远 诗 序
文 | 诒和
“如果散文是聊天的话,那么诗歌就是歌唱。”这话说得好,准确又形象。记得是一位台湾名作家说的,姓名则忘记了。
真是这样!写诗不易,比写文章难多了。从民国至今,能写好文章的作家很多,我一口气能说出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人来。如胡适、朱自清、冰心、夏衍、柔石、沈从文、艾芜直至臧克家、杨朔、邵燕祥。可是说起一流诗人,好像就是徐志摩、艾青、闻一多、聂绀弩那么几个。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不奇怪,因为文是千军万马,诗是精兵强将。从千军万马里挑出精兵强将,每个字几乎都要做到“一以当十”。要写诗就必须把灵性、韵律强化到极致,一首好诗大多能做到节奏感与文字意义的无缝连接。
说到诗,不得不让我想起聂绀弩。“文革”结束,他从山西监狱释放,我从四川监狱返京。只要两家人见面,聂绀弩口袋里必有诗。清楚记得他有一首写“文革”的诗,其中两句是——“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交心坦白难。”可谓深刻又精彩,很快成为名句。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来?因为聂绀弩对人生命运,对现实处境是用独特、深邃、旷达的目光去观察的。1972年陈毅逝世,那时他尚在监狱。噩耗传来,人家立即写下这样一首挽诗:“世间何物谓之癌?百战功高挽不回。绝代风流戛然止,人生七十夭如哀。江山古宅思文采,淮海丰碑伟将才。噩耗惊雷难掩耳,楚囚偷写吊诗来。”这是何等地悲愤与苍凉!尤其最后一句,哀人伤己,读来锥心落泪。后来我很少读诗,害怕内心承受不起。
陈远是我的小友,他叫我阿姨。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自己辞职了,要做个自由人。这让我惊诧万分。因为活在当下,饭碗第一。离职的他今后靠啥生活?我不敢问。与此同时,我在微信上看到陈远写的许多诗。其人生态度像个民国文人,我所熟悉的张伯驹就是这样:不上班,每天都是东看看,西瞅瞅。喝茶,会友,写诗,呆坐。好在张伯驹有钱,不上班也有好日子过。面对陈远,我从不敢问他靠什么生活,却看到他的诗越写越好。比如:“浮世谋生太费神,九州何处可逃秦?街头举目东西望,都是颠颠倒倒人。”诗句平易朴实,却有很大的撞击力,能够让人回味与深思。全诗音节轻快,在轻快中领略到诗人的情感冲动与精神沉重,似乎陈远是在用生命和现实对话,轻快中蕴含痛苦,一切都无可逃避。文字,韵律、形象三者合一,带着情感和意象进入读者的内心。好诗都是这样,陈远的诗也是如此,有着丰富的感情和鲜明的意象,所以才能产生出感染力。
时间过得真快,原本是毛头小伙儿的他也进入了中年。不但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了自己的诗集,似乎是在几秒钟之内,就完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成似容易却艰辛。”我们现在只是读到他的诗句,却不知道他的创作过程。也许是勤奋努力,也许是碰上好运。但再好的运气不会一而再地重复。我想:没有才气和能力,没有持续地创作和努力,陈远不会成为诗人。
守愚斋写于甲辰正月
陈 远 自 作 诗 札
昨夜梦吾师,音容似旧时。
铮铮存瘦骨,侃侃训端辞。
立雪人犹在,传衣身竟衰。
醒来何慨怅,此意与谁知?
夜梦永厚夫子,醒后伤感何极,成此律。
一日分开春两半,
青梅如豆柳如梅。
舍中还种猗猗竹,
共我心情忆旧时。
邯郸命案惹人悲,
凶未成年法责谁。
良药有时须毒药,
要知顽疾不可医。
柳绿桃红草满堤,
行人路上眼将迷。
佳期春日浑如许,
听得娇莺自在啼。
阁道之东称大牛,
审时内外宁与忧。
浑金璞玉殊堪胜,
却把浮名一世休。
龙蟠虎踞金陵地,
济济吾侪聚一堂。
莫道书生空议论,
六朝文脉自昌昌。
高朋大雪访吾庐,
笑语欢声观戏书。
心手不为工拙计,
写来信笔又何如?
大谎弥天欲若何,
沛公曾唱大风歌。
秦皇埋骨千年后,
泗水依然有浩波。
小女如今已及肩,
纷纷往事未如烟。
鱼游水中看飞雁,
伴我欢欣过大年。
虫鱼注罢思贤侯,
谁是人间第一流。
纸上谈空惭赵括,
才疏慧小数杨修。
仲山尚有遗墟在,
诸葛还存旧事不。
亘古几多名利客,
莫贪天地久相留。
转眼秋风又一年,
人间不是旧时天。
燕京宿辈何曾老,
沧海桑田话境迁。
与燕京前辈聚会感赋
清风四月带轻寒,
美酒合堪温肺肝。
船上观山山色好,
水中涤足碧霄宽。
葡萄美酒正可餐,
座中高朋笑语欢。
莫道汕头骚客少,
汪伦李白等量观。
梦中谁寄彩笔来,
欣然令我纸将裁。
临池洗砚多欢乐,
写下新诗饮一杯。
国梁兄赠笔感赋。
诗圣胸中诗气豪,
吟哦成史赖辛劳。
少陵死去光芒在,
此后人间无此曹。
西北四环结吾庐,
闲散疏狂正画余。
不为毁誉生沮劝,
年年岁岁一床书。
陈远《我读论语》简介
《我读论语》书影
【核心要点】
1.读懂《论语》,读懂孔子理想中的社会与政治
孔子的言论,其实更多是从如何限制上位者的权力这一角度展开,因为那才是孔子理想中的社会与政治该有的样子,这也是《论语》的主要内容。
2.多条注释与以往不同,考察历史,回应当下
本书运用历史考察的方式,指出了以往注疏的一些错误解读和矛盾之处,甚至颠覆了以往的注释。过往解读往往都是根据时代和政治的需要而进行解读。但是此次解读《论语》是重回《论语》本身,回到历史的时代,解读当时,然后再回到现在,发现和总结《论语》对当下的现实意义。
3.指引每个中国人理解“我”何以成为“我”
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在《论语》的笼罩之下,孔子为我们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我们始终都未脱离孔子及《论语》的影响。通过《我读〈论语〉》,每个人都可以试图理解自己何以成为自己。《论语》的内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没有指向性,也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滋养和启迪是非常单纯、自然而又深远的。从这一角度来说,《论语》值得每个人去细读。
4.将《论语》看作一个整体,得见真实的孔子
作者说,过去的注疏采取单条注解的方式,有其优点,可以让刚开始接触《论语》的人更便于理解其内容,但也有缺陷,就是造成了《论语》内容上的割裂,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论语》虽然是孔子弟子们编撰的语录体,但是它并不割裂,就像孔夫子,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割裂的人。
【新书简介】
《论语》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绕不开的一部经典著作,从古至今,历经多次的演变、多人的解读,时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论语》的关注和品读依然深深地根植于华夏子孙这一群体中。历朝历代版本和注释可谓汗牛充栋,对于今人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注疏已无法满足当今读者对于《论语》的阅读需求,一本解读通俗有趣而又跳出传统注疏模式的著作恰好就出现了。
这是作者陈远老师潜心多年的读书心得,不同于以往,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他对《论语》的重新梳理与阐发。陈远老师是文化、历史学者、书法家,现居北京,多年来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知识分子研究等方向,有著作多部,近年来重点转向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与古代思想史的梳理等领域。
在作者看来,《论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于如何才是理想的社会、如何才是理想的政治这样问题的思考,考察孔子的言论,其实更多是从如何限制上位者的权力这一角度展开,因为那才是孔子理想中的社会与政治该有的样子,这一点,会陆续在本书中展开。”
这是一本有别于传统解读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书,即《我读〈论语〉》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注疏。正如作者陈远在序言中所说:“这本书中,有孔子对我的启发,也有我对孔子的修正。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阅读经典,既不能穿凿附会,强以己见去理解古人,也不可以迷失自我,淹没在古人的阴影当中。以往诸多注本,固然经典,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免过于艰涩,不仅不会让普通读者对《论语》生出亲近之心,反倒有望而却步之感。”
把《论语》看作一个整体来解读,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过去的注疏采取单条注解的方式,有其优点,可以让刚开始接触《论语》的人更便于理解其内容,但也有缺陷,就是造成了《论语》内容上的割裂,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论语》虽然是孔子弟子们编纂的语录体,但是它并不割裂,就像孔夫子,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割裂的人。”
从这本书的解读中可以轻松窥见真实的孔子及其弟子,读懂《论语》背后的内涵,同时也能为当今的我们提供精神和生活的指引。作者说,“在我眼中,孔子是个可爱可敬的老人家,他真实,不虚假,有智慧,同时也有他的局限,我想在这本书中,向大家展现尽可能真实的孔子”。“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读《论语》,不是把孔子当成至圣先师,不是匍匐在孔子的脚下带着膜拜的眼光去看他,而是有许多发挥,这是六经注我,也是我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跨越时空的一场对话。”作者序言中说,想通过这本书“破译两千多年政治的密码;寻找中国人曾经的精神家园;发现根植于传统的现代性,构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是本书的源起,也是本书的理想。
——刊载 | 长三角美术家网 北斗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