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南艺美术馆 | 绘画常温——作为高立峰艺术的“观看制式”

    我们粗略地以传统的方法对艺术家高立峰进行了创作生涯的梳理。可这也只是触及某种表面化的创作面容,这只能为高老师的创作扶开轻薄的尘灰。从艺术家大量的绘画手稿、动画影像手稿、文字笔记、日常速写等这样的素材中,我们可感的是某种不会消散的关于绘画的温...

  • 苏富比 | 说走就走:与现代艺术畅游世界

    1873年,法国作家凡尔纳出版小说《环游世界八十天》,讲述英国男子与他的仆人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冒险故事。此作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切实体现出人类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所萌生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而全球的现代艺术家们,更是在游历后,将世界收纳于画...

  • 阿那亚艺术中心 | 王之博首场美术馆个展揭示多线创作之间的内在逻辑

    阿那亚艺术中心荣幸呈现中国艺术家王之博的首场美术馆个展,展出其近年创作的11 幅绘画作品,聚焦她的四个代表性意象:人物、雪人、木纹和布纹。此次展览是首次将这些形式语言看似迥异的作品并置展出的尝试,以揭示艺术家多线创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展览现场...

  • 孙连生 | 往事记忆 ——“听”田原谈罗尗子先生

    罗尗子,(1919—1968),又名崇艺、范球,湖南兴化古梅人。一九四八年杭州国立艺专国画系毕业。专长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兼擅篆刻、国画和诗词。历任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杭州西冷印社、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等。著有北朝...

  • 素描 | 叶浅予:速写本就是画家的笔记本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坐在电车里分析乘客的面容,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还用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掌心里比划着画几笔,坐的路程愈长,分析的面容愈多。这个习惯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想,这当然是在画速写,只不过没有用上速写本而已。在生活中,不是所...

  • 书讯 |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白石老人自述》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齐白石(1864—19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大师、篆刻家和诗人。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张次溪(1909—1968),号江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

  • 值此蒋兆和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赵景宇评述《流民图》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历时两年之多创作的中国水墨人物画鸿篇巨制。整幅画卷以一片瓦砾为背景,深入刻画出一百多位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悲惨之状,记录并揭示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深重灾难!《流民图》的艺...

  • 书讯 | 浙江首本纯书法学术期刊《书法学刊》创刊发行

    从历史角度来看,浙江自古便有着深厚的书学传统,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学养与风骨兼备的大师巨匠,更有取之不尽的书学宝藏。要深入挖掘浙江书法历史资源、全面系统研究浙江书法文脉传承,迫切需要一个书学研究的高端平台。从当下期盼来看,浙江一直没有纯书法...

  • 书讯 | 陈建华著《摩登图释》之摩登上海的新旧之间

    视觉中心主义对他的创作发生了什么影响呢?钱锺书说王国维的词是哲理性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去解读,但他的词也是蛮吊诡的。中国的艺术像写字、碑帖,都要讲来路,写诗作词也一样,有很多传承的成分,因此王国维的创作还是依托旧的形式,不像新诗干脆把什么都...

  • 跨文化 越时代 | “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2024”重磅嘉宾云集

    香港在推动中外交流扮演着桥梁的战略角色,亦是正崭露头角的国际文化地标。香港博物馆专业人员正努力探索与全球同行合作的新方式。为了促进国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2024年3月26日举办一场具有启迪意义的专题讨论,当中包括一系列...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