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一声孤鹤横江来——说说《瘗鹤铭》

    而当代书坛,习碑者众,名家辈出,但对《瘗鹤铭》问津者仍寥寥。究其原因大抵是此“碑”无法可依,就楷范而言不如“郑文公”,就奇崛来讲不似《石门铭》,就方正清刚也不像《张猛龙碑》那样直接和真切,特别是它“有象无形”,加之各种拓本斑驳陆离、石花遍布...

  • 余德耀美术馆|格蕾丝·韦弗:画家画像

    本次展览展出了大量韦弗在2023年的新作,体现了艺术家创作旅程中新的转折——转向更深层的内在,探索艺术家身份和艺术创作本身。展览中呈现了复杂迂回的视觉图景,自我、自我的肖像、承托自我的肖像的屏幕各自有其主体性,而承载这一切的画布本身亦呈现出...

  • 字相:生命的意志就像不可逆转的风,呼啸而去.....

    《窥一眼虚空的未知》是一部探索人类和宇宙终极问题的诗集,它的特别之处,除了想象力勃发的诗文外,还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跨界书画“字相艺术”30幅,给人以深刻反思和心灵的震撼。

  • 书讯 | 《叶恭绰传:仰止亭畔落梅花》

    这部传记突破有关叶恭绰研究的传统方法,通过叶恭绰的这些友朋信札,既展现他的人生轨迹,又让读者从中深入了解叶恭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探索,感受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殷殷情怀,对叶恭绰的人格风范、精神情操、学问之道等诸多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历史的...

  • 罗斯科诞辰120周年,巴黎回顾展的共鸣与畅想

    尽管在国际艺术界创造了永恒的地位,罗斯科时常觉得自己未受到重视,别人总是误解——他画的绝不是什么抽象作品,如果抽象仅仅是指几何色块的话。让他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扑面而来的色彩使得观看者置身于某个内部空间...

  • 安徽省美术馆 | 春风化雨润无声——安徽现代美术教育开拓者郑震先生特展

    郑震不仅把美术创作当作兴趣和职业,更是将其作为服务人民的使命和担当。回顾历史,郑震先生和许多同辈艺术家一样,胸怀救亡抗敌,立国兴邦的伟大志向,他参与中华木刻家协会,发表过许多抗日救亡的木刻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投身描绘社会主义的伟大建...

  • 林泉高致 笔墨强先 一一书画家顾强先先生传略

    顾强先一生的绘画艺术分为三个时期论述:大象初生(60~70年代),从四王和沈周的山水到石涛及青藤白阳之贯通与互融;至境天成(80年代),从侧重于形的描绘到情意交融的粗笔大写意表达;衰年法变(90~00年代),从中国传统水墨到西方现代派绘画的...

  • 钩沉 | 袁静雪:我的二哥袁克文

    他在上海卖文、卖字,是有“笔单”的。后来,他回到了天津,依然靠着卖文、卖字来维持生活,所以,他在当时的《北洋画报》上也是有“笔单”的。他的家里,经常堆着很多的纸,可是他并不认真去写,非到实在没有钱,逼得他不能不写的时候,才挑选那报酬比较多的...

  • 潘天寿纪念馆 | 风清骨峻——吴永良中国画笔墨传习展

    吴永良先生回国后于2006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心迹——吴永良书画展”。旅居南洋蕉风椰雨的生活为吴永良先生提供了新的创作源泉,回国后又创作了多件八尺整幅的南洋风情画:《齐登天堂门》、《舞》、《净》、《伫》等,给国内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

  •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集纳

    论坛的第一个议题是“与博物馆对话:公共艺术的当代价值”,主持人王受之教授首先归纳了公共艺术与博物馆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公共艺术,以独特的外形或是利用旧建筑改造而成,使博物馆成为一种地标式的公共艺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在追求...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