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印学|明-赵宦光:《篆学指南》

    晚明高士赵宦光“泛滥经书,贯串百家,策名上庠”,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人物;他热爱自然,深怀人文,为生态文化建设殚精竭虑,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关系,是中国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者。

  • 印学|明-徐上达:《印法参同》

    工夫或有所未到,则篆刻必有所未精,此何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也。须是凝神定志,精益求精,篆刻既成,印越纸上,一番一吹求,一疵一针灸,历试数十,不可但已,将目睇毫末,心算无垠,尽美且尽善矣。毋曰篆刻几何,工力安用,乃...

  • 印学|元-吾丘衍:《三十五举》

    学篆字,必须博古,能识古器,其款识中古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会意等未变之笔,皆有妙处,于《说文》始知有味矣。前贤篆乏气象,即此事未尝用力故也。若看模文,终是不及。

  • 博纳尔说,唱歌的人并不总是快乐的

    1933年6月,博纳尔在巴黎的伯恩海姆-琼画廊举办了一场大型展览。在经济衰退时期,随着极端主义在整个欧洲掌权,博纳尔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诱惑被视为希望的信号。评论家们忽略了他艺术中更具挑战性的方面,把他描绘成一个“快乐的画家”。然而,正如博纳尔...

  • 诠释“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势象空间版画收藏展

    李大钧用“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来概括势象空间的学术和收藏取向。从吴大羽、张光宇、吴冠中到祝大年、罗尔纯,以及古元、李瑞年,再到赵大钧和王劼音,以及陈琦、欧阳春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中,这种“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展现出多元的面貌。

  • 金石乐/书画缘——吴昌硕艺术及文献展

    吴昌硕之于长三角就是神一般地存在。先生除了短暂北上,一生都在沪苏浙皖颠沛流离,为文为艺而终成大家;先生承前启后,告别旧有时代,开创世纪新风,不愧为活力四射的标杆人物;先生崇尚文明,个性独立,气格高古,身心自由,堪称近现代文人学士海内之楷模。...

  • 《西洋镜:中国园林与18世纪欧洲园林的中国风》

    《中国园林》初版于1949年,共收录图片近400幅,系统论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和发展流变,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园林研究开山之作。1921年,喜仁龙得到中华民国总统的特许,成为少数几个获准进入民国政府办公地中南海、北海、颐和园等地进行考察和摄影的...

  • 《相约徽州》篆刻作品选

    《相约徽州》名家篆刻百印集去年面世,此集应汪迎先生倡议由徽州区委宣传部相邀部分甲骨印社及徽籍同道叠印成谱,百方印作,风格迥异,用心用力,不乏精彩之作。今择选部分作品,以飨同仁。

  • 未来一个月,全球七大艺博会亮点抢先看

    2022年的纽约弗里兹博览会(Frieze New York)仍然会在新地标The Shed中举办,将有66家画廊参与。虽然这个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仍然不能与疫情前的盛况相比。一直以来,中国的画廊在弗里兹纽约中并不特别活跃,今年也只有上海...

  • 潘天寿:当代艺术家真正缺失的是什么?

    潘天寿:当代艺术家真正缺失的是什么?文/陈永怡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寿乎寿乎愁尔独!潘天寿先生就是一座艺术的高峰,他的艺术观点还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警示意义;他的艺术教育思想真正懂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他的主张,他的创造性,他的使...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