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教育是基于博物馆的特殊性,是通过具体的文物收藏和展览所关联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其丰富性不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品类或某一种材质等,它所呈现出的与教科书相联系的那些丰富的知识,有着见证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路东除了写诗、写评论,对书画也特别有研究,我经常在网上读到他的文章。但近几年来,他并不热衷于社会活动,埋头做学问,深居简出,悠然如闲云野鹤。记录草圣林散之先生的各类文章,一直散见于报端和网络,写的人很多。而其30余万字的传记由路东撰写出版,...
综上所述,玉龙之作,历六千年发展演进,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呈现出由简约抽象到繁丽具体,从宗教巫术中的龙,至礼仪制度中的龙,又向民俗文化中的龙这一发展历程。以龙为题材的玉器,造型多元,内涵丰富,寓意吉祥,应用广泛,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在与画为伴的大半生中,李剑晨获得过的荣耀与赞誉远不止于此,却从未被浮名牵绊过。在百岁之际,他题字“光明透彻”,简短四字,却足以概括他心系艺术、推广水彩的毕生追求。对于艺术、对于生活,他始终保有一颗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水彩...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工笔重彩画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期望有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到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工笔重彩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工笔重彩画的表现技法不断拓展公众的审美视野和认识范畴,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运河...
自古文人的心目中,“文”之重心为“诗”。能书能画能刻若不能作诗,则并不能跻身文人艺术家的行列,甚至将被视为“画匠”而难被认可。古时读书,其中的最重要一项,就是学作诗。传统文人书画家,皆善诗文,这大概是古代文人必修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
考古工作者从被毁坏的造像痕迹上发现,这些造像似乎并不是被全部砸毁于一次事件,而且,造像表面描金的效果,直到发现时还非常清晰鲜艳,对于这一现象,一些专家们有另外的一种解释。由于类似于龙兴寺佛造像被毁而又被整齐掩埋的现象在山东青州一带较为普遍,...
我们不必“刻舟求剑”,非得策划一场颇为符合老房子风格的展览。展览作为老房子的“软件”不仅仅表现在艺术作品本身,更多的是空间、在场和叙说的故事,以及对历史记录的留存和追溯。如此,我们或许才能真正延续老房子的生命——也即我们文明的生命。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顾强先一生的绘画艺术分为三个时期论述:大象初生(60~70年代),从四王和沈周的山水到石涛及青藤白阳之贯通与互融;至境天成(80年代),从侧重于形的描绘到情意交融的粗笔大写意表达;衰年法变(90~00年代),从中国传统水墨到西方现代派绘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