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赏荷 | 笔意入画 雄健古拙 自号“破荷亭长”的吴昌硕

    “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吴昌硕的意思是说,绘画不仅要全方位修养,更要创新求变、贵能触类旁通,对古人一定是借鉴,绝不是死守古人的成法。

  • 以启山林:汇聚40余位艺术巨匠原作,看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传承与变革

    这次展览突出了三个关键词:传承、巨匠、高峰。作为一个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书画大家的群展,它具有血脉性、体系性。“山林”的含义不仅是一座高峰,而是一片高峰,是一片山林。当我们回看历史,这些高峰依然在指引着我们。

  • 京沪两地 | 亨利·马蒂斯280余件作品中国大陆首次个展

    “这是一次珍贵而难得的展览,UCCA为能再一次将20世纪艺术巨匠的作品带至北京、上海与观众见面而倍感荣幸。此次展出作品不但数量和类别极为丰富,而且是马蒂斯本人最珍视的一批作品,这尤为令人期待。”

  • 素描 | 马蒂斯从日常辛劳和工作中求得宁静

    他画中的色块已开始具独立趣味。这一时期,马蒂斯日益虚弱,开始采用色彩剪贴,这种技法成为其暮年的主要创作手段。纸片根据其要求先涂好色,然后剪下来,用以拼组画面。这种要求极度单纯的方法,磨练了马蒂斯的装饰才能。马蒂斯晚年的艺术是极其简练的,带有...

  • 素描 | 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弗洛伊德式切入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弗洛伊德的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中国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表达人对现实的“异样”感觉上,寻找到“弗洛伊德式切入”,这当然为弗洛伊德所始料未及,但这也正显示了他作品跨越时空的魅力。

  • 梁楷,从画院解放出来后"草草"几笔成大师

    绘画史研究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首先取决于作品真伪鉴定的进展,而这的确具有非常大的难度。美国学者班宗华(RichardBarnhart)曾经说过:“古代绘画鉴定虽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困难与不确定性,但这都不应成为学者们关注这一艺术史研究的基...

  • 上海博物馆|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

    传拓技艺的出现离不开纸墨的发明使用,同时始于对石刻文字复印、传播的需求。传拓技艺产生的具体时间未有明确说法。一般认为传拓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目前已知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拓本为《温泉铭》拓本残卷。

  •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中国表现2023”已于6月下旬在刘海粟美术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呈现刘海粟、林风眠、关良、许江、周春芽、谭平、张方白、周长江等二十余位“中国表现”代表性艺术家们作品中的中国精神和文化价值,深度诠释了艺术家们为探索艺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书讯 | 《行走的人:贾科梅蒂传》 忠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命运比一切都重要

    贾科梅蒂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但又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权益,于是他再度粗暴地处理了这件事。他甚至在收到马蒂斯的回复前便寄出了信件,试图恢复他们朋友间和工作上的交往,但却并不放弃他的要求。他在故作友好的信中写道:“如果您不同意,那我只好...

  • 书讯 |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

    在全世界刮起敦煌旋风的时候,许多人暴得大名,而一直身在旋涡中心的王道士,却始终处于边缘状态,只是偶尔被人提及,若有若无;他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和它的历史,王道士自己是浑然不知的。在接踵而至的事件中,他有时手足无措,有时喜出望外,有时忧...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