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书讯 |《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暨《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启动

    介绍了2023年《报告》出版工作:一是集中《报告》经验优势,为精品项目出版增效赋能;二是解析《报告》内容价值,拓展开发文艺书系;三是深挖《报告》图文特色,探索融媒体宣发新手段。

  • 艺术家王楚雯:在行动中的书写,在博弈中的痕迹

    画作的记忆,这种叙事和故事的章节存在于她的每⼀副绘画中。当我们的⽬光顺着画者流淌的笔触和颜⾊滑动时,不免尝试去寻找通往这些形象的⼩径,我们幻想着画者的状态和她⼯作的场景:这些抽象的、阴郁挣扎的、重复出现的多重形象是否映射的是画者⾃⾝,这些模...

  • 老甲艺术馆 |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

    蒋奇谷认为,此次展览与以往的水墨画展有很大不同,策展人赵蕾以艺术史的脉络进行策划,呈现出传统水墨画的新时代变革和发展。水墨艺术在中国艺术界以及整个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对艺术家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继续努力探索水墨艺术的未来发展。

  • 伊莎贝尔·科纳罗个展开幕:为中法文化之春注入新活力

    伊莎贝尔·科纳罗(Isabelle Cornaro),1974年出生于法国,在巴黎和日内瓦生活和工作。她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如装置、雕塑、影像和绘画等。在过去的16年里,她一直在探索物体及其自身图像之间的关系,原件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她的研...

  • 陈丹青以优雅的笔触描绘人体之睿智与率真

    中国的成年人的交往,即便艺术家,也是一套精致的“人际关系”,夹缠着利益、谋算,阴晴不定。艺术本是无事之事,而在不少分明世故而习练潇洒的中国同行面前,不知起于何时,我竟会觉得开口谈论艺术怕是一件迂腐浅薄到近乎羞耻的事。

  • 破译两千多年的政治密码,陈远《我读论语》出版发行

    这本书,在很多的地方,推翻了前人的成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本着“修辞立其诚”的态度,我见从我出。不当之处,当然由我承担,苟有所得,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当然,写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多的,还是孔子,我由衷地喜欢和感谢他。在我幼年时,...

  • 书法怪异,骨骼清奇,徐生翁被尊300年来一支笔

    徐生翁个性也很强,一生以书画为生,生活清寒却狷介自适。这种狷介的个性反应在他的书法上,就是于质朴无华中,带有骄纵奇异的气质。也正是这种卓尔不凡的书体,给他赢得了“三百年来一支笔,青藤今日有传灯”的美誉。

  • 《林散之全集》(全七卷) ︴书法1500余件、日课300件、书论120万字、绘画400件、诗文3000首

    林散之先生是20世纪中国书坛的璀璨明星,其书法创新融合了绘画笔墨与书法线条,以“瘦劲飘逸”的草书风格独步天下,被誉为“当代草圣”。不仅如此,他的绘画与诗词同样造诣深厚,被赵朴初、启功盛赞为“当代三绝”。本次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全集》...

  • 全城响应、激发对话:第八届画廊周北京以“漂留”为题构建连结

    本届画廊周北京设立双奖机制,作为北京画廊周关键活动之一,本年度“最佳展览奖”由北京公社周轶伦个人项目“SANLIANZMK”获得;本年度增设的 “探索无界奖”旨在鼓励艺术家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媒介和表达方式,由马刺画廊“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失...

  • 重温 ||《古文字领域的跋涉者》

    《古文字领域的跋涉者》一文,原载于1991年11月的《中国教育报》(上中下)。此文记述了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上世纪50—90年代的求学、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生动事迹。今据著名篆刻家苏金海先生提供的剪报本复制转刊,以飨广大读者。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