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何震宇:板桥居士的另面人生

    板桥先生在生活上颇有些风流放荡,但他自己并不以为然。他曾说:“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正是如此,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在板桥自己勘定的文集中找到蛛丝马迹,帮助我们更完整地了解他不被人知的另面人生。固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是非标准去...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 不同时空的女艺术家并置与串联,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

    2024年3月8日恰逢第114个国际妇女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携手安徽博物院、北京画院,在充分挖掘各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共同策划举办“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展览将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三位处于不同时空的女艺术家并...

  • 南艺美术馆 | 章燕紫的“无间”以水墨进行“疗愈”追问

    艺术家章燕紫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艺术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从水墨艺术领域出发,近年来的探索越来越具有实验性的思维表达。在有着数千年传统文脉与历史的中国,水墨是最传统、最核心的一门艺术语言,是古代中国文人和艺术家描绘世界、表现自我内心的主流...

  • 2024艺术嘉年华 | 曹俊:寻求水墨画创作的哲学深意

    中国山水画在本质上是意识经验在自然客体上的对象化,而不是视觉感官的客观世界再现。因此,山水画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而是心灵“此在”的意识经验的证据。他的《我心光明》或许还蕴含了另一种跨越东西方的主体意识,它让人们将王阳明“光明心灵”的心学...

  • 冯宝麟 | 浙派篆刻的后起与先亡

    当然,浙派作为一个文人篆刻发展史上影响广泛而深入的艺术流派,其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可以说是代不乏人,这也是其强烈风格的意义所在,到晚清民国之际,又有“新浙派”的概念形成,虽然人们对其具体所指是针对浙派风格的新突破,还是指向有志于复兴浙派的新...

  • 《汉声》 | 一座民艺的灯塔,永不消逝的“汉声”:怀念黄永松先生

    《汉声》自创立之初,重在溯源、梳理中华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探亲交流之际,《汉声》推出《寻根》系列,黄永松说起初衷,“我很担心年轻一代台湾人会忘本,所以我很看重历史教育,什么是历史,认祖归宗就是最好的历史,什么是传统,父母亲就是...

  • 江海毓秀——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藏明清以来精品书画展

    「海上之风」展出清末民初「海上画派」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包括费旭丹、张熊、任颐、任伯年、吴昌硕等海派名家以及海门籍画家王个簃的作品;「金石之家」展示晚清至民国金石学者的作品,囊括何绍基、杨沂孙、杨岘、吴大澂、罗振玉、李瑞清等金石大家的作品;「...

  •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 | 凡尔赛宫与紫禁城: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该展览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从路易十四和康熙皇帝的友谊开始。1685年,路易十四派遣法国耶稣会神父到中国,作为“国王的数学家”赢得了紫禁城的青睐。这一举措使两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引起了...

  • 时代美术馆 | 艺术家组合克雷格与卡尔中国个展《INSIDE OUT请勿见外》

    《INSIDE OUT请勿见外》展览现场摄影_ 兰红超3月8日下午,艺术家组合克雷格与卡尔(Craig & Karl)的中国个展《INSIDE OUT请勿见外》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R+ Production和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主...

  • 感受与生发|何震宇谈张大千

    张大千的艺术特展”的布展也非常有特色,进门后是《临唐天宝壁画第20窟》,画面高约8尺,全系白描写成,人物气息安详,线条圆润光洁,表现出精湛的笔墨功力和雍容华贵的气息。转过来是《临晚唐劳度叉斗圣变》图,长达9米,宽4米。画面有约120个人物,...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