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录 Catalog 聚焦 Focus 资讯 News 观点 Points 交流 Exchange 视窗 Window 云馆 Gallery 主题展 Exhibition
最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在这里,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  洹河北岸,殷墟王陵遗址。作为中国墓葬王陵制度的源头,一个个考古探方之下尽显繁华遗迹,中国古代青铜器之...

  • 泰特美术馆 | 全世界人们的心灵能够合为一体,《小野洋子:心灵音乐》个人回顾展

    在1969年的春天,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先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了两次为期一周的“床上和平运动(Bed-in for Peace)”。两人穿着睡衣在床上接待各地飞来的记者,讨论爱、和平、战争等议题,呼吁“要做爱,不作战(Ma...

  • 北京画院 | “不朽的遗产:黄宾虹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艺术与文献展

    由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不朽的遗产:黄宾虹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艺术与文献展1月19日在北京画院三、四层展厅面向公众开放。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座高峰,他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脉,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

  • 马克·罗斯科 | 当今世界的抽象绘画之王

    说到罗斯科的作品,最先冲进人头脑的就是那些漂浮在画布上的巨大色块。这种抽象到令人费解的绘画风格萌生于1940年中期、成熟于1950年代,标志着超越欧洲艺术、独一无二的美国风格的形成。罗斯科也与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等同辈画家一起,奠...

  • 刘洪彪:不因袭古人,不尾随时贤,不重复自己

    在2020年第8期的《中国书法》中,刘洪彪刊文发表了自己对于当下书法的一些思考,“由于书法从众激增,学书动机各异,欲附庸风雅者、欲善笔得富者大有人在,故书法艺术之文雅、高贵特质有所削弱。许多书者对书法缺乏应有的敬畏,做出许多有损于书法高雅形...

  • ZAM纪念 | 悼念王德惠先生

    知名画家王德惠先生,于2024年2月24日19时1分在杭州家里逝世,享年102岁(虚岁)。王德惠先生,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西乡溪头王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2岁时母亲亡故,跟随父亲外出做学徒,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绘画,1949年考...

  • 中外超亿元书画作品过眼录

    北宋黄庭坚《砥柱铭》卷长达8.24米,计82行407字,作于1095年前后,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日本有邻馆收藏,被视为镇馆之宝,直到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便有了对黄庭坚书法有...

  • 经典 | 董其昌行楷书高启梅花诗册及王泠然初月赋

    书/董其昌诗/高启明董其昌书高启梅花诗册,26.6x13.9cm,十一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高启梅花诗》是董其昌的得意之作,这部作品抄录了明初诗人高启咏梅诗9首和唐代王泠然《初月赋》,全卷共88行、1000余字。这部作品融合了赵孟頫、米...

  • 读图 | 古往今来,人们都对“闹元宵”情有独钟

    作为春节最后的节庆活动,古往今来,人们都对“闹元宵”情有独钟,除了观灯、闹灯、斗灯、猜灯谜外,还有吃汤圆、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其中人气最旺的当属“吃元宵”,明末《明宫史》记载北京上元节“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迈入第二个10年,致力于“重新连接”

    艺术中国:去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取得了成功,在筹备今年的展会时,您对它的定位是什么?乐思洋:今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第2个十年的开启,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激活。如果2023年是我们重新开放(reopen)的一年,2024年则是我们重新连接...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