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1919年9月20日—1975年11月10日 ),号柏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画家、美术教育家。2023年春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推出“将何之:李斛与20世纪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特展,透过李斛先生的150余件绘画作品,包含水墨、设色...
寒冬腊月的北京在沉静古朴的天宁寺脚下一场“红与蓝”的激情碰撞正涌动着文化创新的热潮1月27日在北京新华媒体创意工场内众多优秀IP文创产品集体“出摊”憨态可掬的“猫团子”气势恢宏的“山东舰”《西游记》中的“金银角大王”航天探月主题手办创意布老...
中新网海南新闻1月27日电(记者 骆云飞) 1月27日,“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布展工作临近尾声,将于2月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本次展陈总面积2600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为“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部分,...
36件参展作品展示了艺术家们在不同时期对当时社会面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个人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动的绘画、丰富的主题和回味无穷的艺术形式。作品与作品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每件作品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独特的历...
大篆七言聯紙本 縱一四○厘米 横三五厘米 一九五四年作 浙江省博物館藏释文:和聲風動竹棲鳳 平頂雲鋪松化龍 癸巳之春 賓虹年九十鈐印:冰上鴻飛館 黃賓虹 黃山山中人
借用美国画家欧姬芙的话:“当你仔细注视紧握在手里的花时,在那一瞬间,那朵花便成为你的世界,我想把那个世界传递给别人。大城市的人多半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朵花。我要逼他们看,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在《论中国艺术之将来》一文中,黄宾虹并未对艺术之未来作过多言语上的构建,而是在回顾中国画之过去与现在中寻找开启未来艺术的钥匙。他警觉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货物充斥,供过于求”使“人民因之乏困不能自存”,他批评画院体制下的绘画创作“持衡于一人意...
澎湃艺术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布展,“林风眠”与“吴冠中”两大个人展区左右对称,同时呈现两位艺术大家重要题材的比对展示与专题研究。观众在两大展区可直面师生二人的原迹笔墨,也将获得“向左走遇见林风眠,向右走邂逅吴冠中”的乐趣。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始终践行“人民美术馆”理念,为普通市民实现精彩的艺术梦想。2024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将继续深入实施“大美术馆计划”,以饱满而独具的学术视野,从上海城市文脉和品格中求真探源、...
芬兰人在今天象征着民族独立的芬兰议会广场上树起这位异国统治者的雕像是啥含意呢?是想表现历史绝对的真实还是彻底的虚无?(看不懂。)要知道,芬兰近两百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强权夹缝中求生存的屈辱史。